标签:
旅行/见闻苏州灵岩山灵岩寺图片艺术铃铛家园旅游 |
The
(2)
沿“登山御道”拾级而上,可免费观赏沿途风光,直至山顶“灵岩山寺”,需要购买1元钱(真是小意思了)的门票即可进入参观游览。
沿“登山御道”拾级而上,首先是“继庐亭”,因灵岩山住持,一代名僧印光法师的别号继庐而得名。亭柱上有对联“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接着是“迎笑亭”,相传始建于宋代,东坡居士曾在此笑迎释友。盘折再上是“落红亭”,灵岩也有“象山”之称,旧有“象王回顾落花红”之句,这里是观日落之佳处。亭东乃印光塔院,为印光和尚埋骨处。
印光法师(1861~1940)为近代佛教界泰斗、净土宗一代宗师,东南亚印光派创始人。“落红亭”西有“西施洞”,相传越王勾践与范蠡献西施给吴王夫差于此等候。后人在洞前建屋,洞内镌刻观音像,洞外种有紫竹,所以又名“观音洞”,香火颇旺。“落红亭”左折而上约300余步,人称“百步阶”,为乾隆帝登灵岩时所筑御道的一段,山势陡峻。道旁有一方形砖砌之台为梁代灵岩山开山和尚智积的衣钵塔,塔南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面向大湖,故有“龟望太湖”之说。石背镌有“望佛来”三个字,石上有脚印,据说是西施常站在此石上眺望故乡。
“中日友好纪念亭”
“常随佛学”石
“中日友好纪念碑”
“百步阶”,为乾隆帝登灵岩时所筑御道的一段,山势陡峻。
“百步阶”,为乾隆帝登灵岩时所筑御道的一段,山势陡峻。
道旁方形砖砌之台为梁代灵岩山开山和尚智积的衣钵塔。
“禁採”
是什么果树,未知,也从来没见树上结果,此处“禁採”含意不得而知。
塔南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面向大湖,故有“龟望太湖”之说。
石背镌有“望佛来”三个字,石上有“脚印”(右边),
据说是西施常站在此石上眺望故乡。
如果天气晴朗,站此石上可眺望太湖(正前方)。
石上有“脚印”(好大的脚印!!!),据说是西施常站在此石上眺望故乡。
石刻
真象一只倒置的“蒲鞋”
眺望太湖(可惜雾气太大看不见)
.......................................................................
本站特别推出“故苏风光 -
灵岩山”原创摄影作品,谢谢各位关注。
本站已于2008年1月2日建立“铃铛家园”博客圈,欢迎您的加入。
请点击这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