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要去的天平山因为离苏州市区较远,就没有再骑我的自行车,从娄门坐公共汽车到北寺塔后换“游4”,上车3元,经人民路过南门桥后,车速就快了,每个站基本上没人上下,所以有些站没停就过去了。半个多小时后车到灵岩山,车上喇叭报:“终点站到”,一个字:“晕”。我可是先到天平山去的啊,怎么车不走了呢?下车一打听,原来“游4”车平时不去天平山的,每天也只有二、三个定时固定的班车才去,没招,自己再找车吧,正好有“摩的”上来招呼,开价10元,怎么是打的的价格啊?!看我犹豫,“摩的”师傅改口说8元了。得,知道还是被“宰”(因为面的才5元啊),就走吧,不在乎这几块钱了,也省的再去找车坐了。天平山“红枫节”已过,门票居然还是18元。
.......................................................................
The Tianping
Hill
苏州天平山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景区距苏州新区约5公里。南连灵岩山,北接支硎山,东邻金山,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山中最为高峻的一座山峰。因其山巅平整故名天平山。山上白云缭绕,又名白云山。全山上下分为上白云、中白云、下白云,自山麓至白云茶室为下白云,从一线天经飞来石到中白云亭为中白云,中白云亭向上过二线天、大石屋直至山顶为上白云。北宋时期范仲淹将其高祖葬于山麓,宋仁宗把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称范坟山。天平山南麓古枫参天,松掩庄园,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仲淹纪念馆”座落其中。山中峰奇石怪,清泉叮咚,山顶平如刀削,视野千里。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自唐代以来,就已成为旅游胜地,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景区内的“清泉、奇石、红枫”被人们赞誉为“天平三绝”,吸引着无数历史名人、文人墨客,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康熙、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在天平山留下了许多的遗迹和传说。
为民造福的一代名臣:范仲淹
在天平山众多的历史名人中,范仲淹更是与天平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其桑梓之地。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卒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礻右四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时,范仲淹曾主持了一次以整顿吏治为核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庆历改革。因为改革直接触动了一大批权贵的势力,所以他主张的改革没有成功。虽然“庆历新政”没有成功,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后人称他为“改革的先驱”、“一世之师”。公元1046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
京要求写下了《岳阳楼记》。他完成这篇传世佳作的时候,自己却尚未去过岳阳楼。当时他是看了他的好友滕子京给他的一份《洞庭晚秋图》和一张重新修复的岳阳楼图,靠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一气呵成的。范仲淹非常关心教育事业,他在苏州创办了最早府学,为苏州的人才培养、为苏州的教育事业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范仲淹一生清贫俭朴,但对他人却从不吝啬,他常把节约下来的俸禄施舍给穷困的人。公元1049年(皇礻右元年),范仲淹出任杭州知州,返回故乡,看到族中之人,有不少仍受着饥寒之苦,于是寻访宗族,买田千亩,创办范氏义庄,周济贫困的族人。范仲淹的惠民德政,使老百姓难以忘怀,数百年来苏州人民一直崇敬和怀念着这位为官清正、广施德政的杰出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更值得人们呤读。
本站特别推出“故苏风光 - 天平聖蹟”原创摄影作品,谢谢各位关注。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