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福州乌塔白塔古城墙图片艺术铃铛家园 |
闽都风光(一):福州双塔及古城墙
福州乌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公元七九九年)
所建“净光塔”。唐乾符六年(公元八七九年)被毁。闽永隆三年(公元九四一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备在旧址上重建九层宝塔,方到七层,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塔为八角七层,通高三十五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总共有四十六尊。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近代重修,可登临。
福州的城垣,经历史上多次扩建、兴废,其城门也有多次变迁。人们较为熟悉的南门,有多次扩展:晋子城时称虎节门,仅在今“8.17”北路的虎节路口;五代时称福安门(宋改称利涉门),也仅在今“8.17”北路安泰桥北端;后王审知建南北夹城时称登庸门(王延钧改称闽光门),才扩至今之南门兜。到了宋代建外城时,南门曾扩展到今“8.17”中路洗马桥之北(即今福州人民会堂和福州大饭店新命名的斗东路这条街上),称合沙门,这就鲜为人知了。
据《榕城考古略》载:“宋开室七年(974年),刺史钱昱又筑东南夹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氏纳土,诏悉堕其城,由是诸城皆废。”1997年版《福州地方志》进一步证实说:“从当时外城几座城门的旧址,可见其扩展范围,南至合沙门(按今在洗马桥附近)。”以上史料确证了宋外城南门的名称和较确切的地址。合沙门的存在虽然只四年时间,但它却确实是福州建城史上最南端的南门。
这个史实引起了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福州大饭店总经理郭仁宪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福州古城垣的遗迹已不多见,应该建造一个实物,让后人能直观地了解福州建城历史。为此,他着手召集有关人员,在史实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建造宋外城(缩影)的方案”。在福州大饭店门前左侧动工建造的宋外城(缩影),城墙的碑文写道:“……现取明古城墙石建象征性之外城,以资纪念。”
“现取明古城墙石”,这古城墙石从何而来呢?有心的福州大饭店员工,趁中亭街改造之机,运回了一批原铺在该街上的古城墙石。这堵象征性的宋外城城墙,可是用真的古城墙石建起来的。
据《榕城考古略》载:“宋开室七年(974年),刺史钱昱又筑东南夹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氏纳土,诏悉堕其城,由是诸城皆废。”1997年版《福州地方志》进一步证实说:“从当时外城几座城门的旧址,可见其扩展范围,南至合沙门(按今在洗马桥附近)。”以上史料确证了宋外城南门的名称和较确切的地址。合沙门的存在虽然只四年时间,但它却确实是福州建城史上最南端的南门。
这个史实引起了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福州大饭店总经理郭仁宪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福州古城垣的遗迹已不多见,应该建造一个实物,让后人能直观地了解福州建城历史。为此,他着手召集有关人员,在史实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建造宋外城(缩影)的方案”。在福州大饭店门前左侧动工建造的宋外城(缩影),城墙的碑文写道:“……现取明古城墙石建象征性之外城,以资纪念。”
“现取明古城墙石”,这古城墙石从何而来呢?有心的福州大饭店员工,趁中亭街改造之机,运回了一批原铺在该街上的古城墙石。这堵象征性的宋外城城墙,可是用真的古城墙石建起来的。
前一篇:艺术图片 - 花卉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