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2016-08-15 09:21:40)
标签:

济南南部山区

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

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斩云剑

分类: 影像济南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九顶塔中华民俗风情园之佤族
                         摄影撰文:斩云剑
 
      你不用去云南,不用去佤族,来济南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吧!
       到九顶塔民俗风情园就可以观赏到能歌善舞的佤族人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奉献给你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舞蹈,以及当地的民俗,茅草屋,牛头吉祥物,以及各种色彩艳丽的挂件与装饰,都尽情的展示了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
       在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前来观赏的游客赞不绝口,尤其是佤族小伙,从树上摘一片树叶,局可以吹奏出美妙的音乐,现场的许多游客,跃跃欲试,很遗憾,你费劲的吹也不出声,更不用说能吹出美妙的音乐曲子了,而一片简单的树叶,在阿瓦小伙的嘴里,竟然吹奏出一首《阿瓦人民唱新歌》的曲子。
       对于佤族许多人也许并不了解其源源的民族风情,不妨我们跟着导游的解说词,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民族。
      佤族,现有人口351974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山水相连,毗邻世界著名的毒品发源地“金三角”。
      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
      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一天,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欢度新米节:
农历八月中旬,是阿佤山最忙碌的季节。
晨雾朦胧,远远的山梁上便传出咚!咚!……的舂米声,不一会,粗糙的稻谷就变成赤色的米粒。
新米节,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节日。在谷子刚成熟的时候,各家各户根据头人公布的时间和地点,先到地里采摘一把“头谷”拿回家中。一部分放在备好的谷仓里或屯箩里,另一部分舂成新米,煮一锅饭,打出7碗,饭头上各放一块大肉,再打7碗水酒,一同放在供台上,请天神、地神、山神、谷神、列祖列宗来享用。又点亮7根香火,念经老人就位做奠祭仪式。接着把供过的新米饭先请老少品尝。佤族认为,老人和小孩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这样做,是对神仙、祖先的尊重,对老人和孩子的珍爱。
夜幕降临,同胞们聚在一起,围着灼灼的篝火,伸出油亮的手臂,踏着木鼓强烈的鼓点,韵着调子,通宵达旦地欢度新米节。若有远客,主人便请客人共度良宵。他们把最上等的水酒,最上等的鸡肉烂饭端上来让客人品尝。让你感知这个民族的豁达和忠厚。
佤族是个非常好客的民族,自酿的水酒清凉香甜,素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喝水酒的方式很讲究。主人先喝一口,用右手擦一下竹筒杯,再双手递给客人。这时客人要伸出右手,手心朝上接过酒杯,以示谢意。客人喝一口后,照主人的样子递给别人,轮流共饮。不管有多少人,不论喝多少杯,使用的酒杯只有一个。客人在饮酒时得注意禁忌,千万不得用手去摸头或耳朵,也不要向主人家的女孩子送饰物或香烟,因为这会被看成是求爱的表示。
新米节的第二天,全寨青年出动修道搭桥,准备好驮运新谷进寨的道路。妇女们更是不闲着,修补谷,屯箩、蔑笆、打扫楼内外的尘土,浆泡棉毯,清洗物件;小孩子好似泥鳅没头没脑地往河里钻。
新米节的最后一天,人们尽兴欢乐,青年男女吹着悠扬的口弦,各自寻找着喜爱的情侣。三天过后,人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秋收。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湛蓝的天空,就在九顶塔民俗风情园。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佤族漂亮的姊妹花。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很具有典型的草屋,也是阿瓦的平常居住房屋。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具有民俗的雕刻。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牛头挂件据说是佤族的吉祥物。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一听说斩云剑要给女孩拍照,姊妹花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好美,清澈如水。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阿瓦小伙,从树上摘了一片树叶,竟然吹出美妙的曲子。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如果你不相信不要紧,可以亲自体会一下。小伙子跟游人互动说。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许多游客跃跃欲试。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一首阿瓦新歌献给你。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游客尝试,竟然不出声。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你看看这位游客,真的很认真的样子,但是始终没有发出声音,更不用说有音乐了。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能歌善舞的阿瓦姑娘与小伙们。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只有有音乐,就有舞蹈。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跳得非常起劲的阿瓦舞蹈。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九顶塔风情园之山顶之上的瀑布。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斩云剑简介:
 
中国摄影师杂志记者
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特约摄影师
济南各大景区特约摄影师
《乐途网》专栏作家
新浪十年旅游摄影名博
实拍: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小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