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千佛山庙会舞狮人吴桥杂技杂谈 |
分类: 影像济南 |
这一组片子发的有点迟,这是在重阳节千佛山的节目,来自河北的舞狮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所谓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看到可爱的小伙子们的精湛技巧和对狮子的热爱和武术与舞蹈之间的穿插,非常完美的展现给节日一场盛宴,用镜头说话。
舞狮界有南狮北狮的说法。
【北狮】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南狮】
南狮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传统上,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跟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
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相传“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之意,现时一般是取其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青」用的是生菜。把生菜及利市(红包)悬挂起来,狮在「青」前舞数回,表现犹豫,然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例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
叠罗汉,上杆(爬上竹杆), 或者过梅花椿(经过高低不一长木椿)等等。
双人舞狮,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肩膀,然后跳跃。
非常完美!这是一句流行语。
舞狮子是一件力气活。
狮子舞的认真,观众更是聚精会神,大饱眼福啊。
南狮北狮,各有一套自己的戏法。这是典型的北方狮子。
舞狮人。
一招一式,展现了小伙子们的深厚功底。
连环跳惊险刺激。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