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2014-09-03 07:32:11)
标签:

原创摄影

五峰山

道教道观

元代

杂谈

分类: 影像济南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济南五峰山是电视剧《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元代有多少事儿,说书人可以说一辈子。

越是年代久远的,越是有故事的。1260年,蒙古可汗蒙哥死,忽必烈自称蒙古帝国可汗,号“薛禅可汗”,但未获普遍承认,其弟阿里不哥则在和林称汗。后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统一蒙古帝国在亚洲部分,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元代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就是元代的瓷器,那可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瓷器水平。我喜欢元代的瓷器,元釉里红是元代瓷器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元代八方龙纹釉里红拔白梅瓶它为釉下铜红彩绘、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烧成难度大,氛围特殊性强,应该说元釉里红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

在济南的五峰山,至今还保存着一壁元代的墙壁,这是真的!绝非戏说。至于五峰山还真有故事,有传说,赋予了这座山的神灵与秀丽。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相传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路经此处,见其风景秀丽,不愿离去,于是分别化作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和群仙峰,五峰山由此而得名。素有齐鲁仙境美誉的五峰山,位于济南市西南22公里处。周围670万平方米的山林,营造出这里独特的小气候,夏季温度比外界低5摄氏度,而易被人体吸收的负氧离子比外界多2.5倍,是休闲的好去处。五峰山的洞真观,金代泰和年间(1201~1208年)由全真教道士邱志园、范志明创建,明万历皇帝赐名“隆寿宫”,敕建“保国隆寿宫石坊”,并颁发《道藏》经一部480函。

五峰山属泰山山脉,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因这里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个秀丽的山峰并列而得名。五峰环抱的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掩映,风景绝佳,人称有八景,即青崖积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凤山烟雨、滚栗朝霞、鱼台钓月、杏堤春晓、薛岭牧樵,景景生辉,处处生情。这里群山绵延,山清水秀,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古时道教十分兴盛,道观规模宏大,故分南、北两观。北观即“洞真观”,观内碑石林立,宫观殿宇数百间,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泠亭、石牌坊等。历史上,宫观殿宇几遭战火破坏,现尚存历代碑碣百余块,尤以“崔先生像赞碑”最为珍贵,此碑书、画刻俱佳,多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南观称元都观,又名玄都观,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园,陵内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怀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寝墓,最近发掘的德庄王墓,其规模与明十三陵明墓相差无几。

有山必有仙。五峰山给了济南更加道教神秘的面纱。礼拜天到这里户外徒步还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的香火还一直不断。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至今道观里的香火不断,信则灵。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喜欢这些印着历史的砖瓦。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跪拜是一种信仰,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就是在神灵面前的虔诚。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这是进山的大门。五峰道观曾四次受到皇帝的敕封: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被封为“万寿之院”,金宣宗贞祜年间(公元1213年——1216年)敕封定名为“洞真观”;元代又被封为“护国神虚宫”;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明神宗朱翊钧命黄冠周云清辟山重修,“创构宫宇,楼殿岿崇,金壁辉莹,号称极盛。”朱翊钧为供奉其母李太后在五峰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九莲殿,封太后为“九莲菩萨”。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神宗派全真道士周玄真(周云清)颁发《道藏》全经480函,敕封为“保国隆寿宫”。那时,道教活动空前兴旺,宫观殿宇富丽堂皇。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以孙化亭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驻守在青崖寨。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官府派兵镇压,直捣青崖山,围攻三天三夜,起义军全军覆灭。在被清兵攻占期间,这里的宫观殿宇遭到严重破坏,但山河依旧,其历史价值不可泯灭。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五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属泰山遗产区。
五峰山将秀、幽、奇、古集于一身,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和古代文化的光辉。近几年的开发建设,造福于人类的共同创造更使这一旅游胜地熠熠生辉。

祈求平安,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破坏修复的雕饰。很精致。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元代除了那些事和瓷器活,就剩下这尊壁墙了。据说都是琉璃镶嵌。

从东周以后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的古代遗址还有百余处,其中包括经五峰山通往泰山、孔子故里----曲阜及通往长江以南的皇家御道、驿站。尤为重要的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东部登泰山封禅祭天后,在五峰山举行祭祀地神大典,以达通神之目的。令丞相李斯撰写铭碑一块,以示后人,并修建封禅台和社稷庙,现全国极为珍贵的秦代名碑只有三块。五峰山志碑为其中之一。公元前141年,汉武帝沿袭秦始皇的做法巡行名山大川,扩建祭祀日月、北斗、星辰和二十八宿,以求社稷安宁、五谷丰登,亦到五峰山进行封禅。在五峰山建造了宫营社,并将其定名为神灵社,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泰山、五峰山一带方士甚多,其信仰为老子和黄帝,出现了历史上的黄老学说派。由《汉书?艺文志》可知,黄老学说依据的经典是《黄帝四经》。由马王堆出土的两部《老子》得知其中一部的附载部分就是《黄帝四经》。此时秦汉时代的道家和黄老学说在泰山和五峰山一带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形成了后来的内容和特点不能相分的状况。尽管道家以老子为中心,黄老学说以黄帝为中心。但其核心思想极为相似。即《道德经》无为自然的思想━━“道”。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元朝的壁墙介绍。建于元代。货真价实。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香客络绎不绝。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七月十五,一个大节,一组外地的单车老年团队经过,合影。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印有历史印记的石狮子,见证着各个朝代的风风雨雨。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显然这是后建的。只是镶嵌在里面的是真的。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石阶上,是五峰山的必经主路。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阳光正好。普照天下。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系着的是一份希望与祈祷。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远处的朝代并不遥远,就在后人的面前。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这是一棵银杏树,因为飓风地震后而倒塌,在寺庙的后面,却没有砸着寺庙,据说是有神灵护着寺庙,所以,寺庙保留并供着这颗神仙银杏树干。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山里有井,有一个老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有水喝。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泉水泡西瓜,解渴。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小憩。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吕祖是什么年代?这就是千年的银杏树纪念。八仙过海在此拍摄过。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一棵千年的银杏树,这个古老的活化石,见证着一个朝代的存亡与轮换。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正赶上七月十五。是道家的日子吗?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虔诚的香客。
这一跪就是几千年下去了。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五峰山 毒蝎子。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实拍:济南五峰山里的元代壁墙《八仙过海》的取景地

 公元386年(北魏时期),中国佛、道、儒三大宗教兴盛发达,五峰山的宗教庙宇进而扩大,出现了集佛、道、儒三教文化于一体的溶融格局,在这时期先后兴建了道教的三清殿、佛教的圣佛莲花洞、儒家的讲书院等。
  隋末唐初时(公元618年),封建统治不得民心,各地出现了反抗的民潮,此时历史上著名的隋唐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生力军,由当地人邱子龙结义秦琼、窦建德,率众在五峰山安营扎寨,筑起了起义军的大本营,现有当年农民起义军的半穴式营房290余间、校兵场、点将台、烽火台和起义军,生活的灶间、仓库、储水池等遗址仍大部尚存完好,为研究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
  晚唐五代(公元907年)以来,道家内丹练养术渐兴,出现了新的宗派,先后形成了老华山派、全真派和南宗派,五峰山时为老华山派。北宋初(公元998年)著名道士谭紫霄派弟子到五峰山传行新符篆“天心正法”,公元 1008年,宋真宗做《钦承宝训练》,以昭示中外,恭上玉皇大帝圣号改元“大中祥符”.次年,以“天书”降泰山为由,令全国置天庆观,制定“天庆道场斋醮仪式”颁发各地。五峰山玉皇殿由此始建,同时建起虎神殿、龙王殿等庙宇,被列入著名道场,定名为“洞真观”。公元1010年,又在山内兴建了“玄都观”,此时五峰山道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之一。公元1161年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制定戒规,主张清静无为,要求信徒有仁爱之心:去掉私心邪念,不靠他人施舍,自力耕作,种桑养蚕,满足自己衣食。五峰山道教信徒垦荒置田近300亩。据《长清县志》记载,金代贞佑年间(公元1213年),开始向县衙交纳皇粮,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五峰山道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公元1162年(金大定2年)被敕封为“万寿院”。公元1167年(金大定7年)王重阳在山东创建全真教,并收丘处机、刘长生、谭长真、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为弟子,广泛传道,先后派丘处机、郝大通、刘长生三位到五峰山弘扬全真龙门教义数年。提出了一毫不假即是真,真道遍行故为全真的思想。要求修道之人必须修去心外之心,意外之意,情外之情,不许疑而其心,混杂其意,误用其情,方可为真心、真意、真情也。据北京白云观道谱记载五峰山全真龙门派谱为:

 

博主推荐新浪精华博文:

 

 泉水膜拜之城泉水膜拜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