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济南:千佛山“三月三”看大戏逛庙会


标签:
原创摄影千佛山泉城济南舞台演员庙会 |
分类: 影像济南 |
今年的三月初六是老父亲的生日,给老父亲打电话,他说今年不过生日了,今年的生日是清明节,全国都在过,在老家清明节已经转换了形式了,清明节跟春节一样隆重。有点借题发挥了。今年的三月三,去济南的千佛山公园看到了许多和父亲一样的年纪的游客,坐在戏台子下如痴如醉的听着吕剧折子戏,看到这些老人们开心的样子,就让我很想念老家的父母。
因为工作关系,无法照顾家中的父母,也只能借题发挥了,遥祝故乡,遥祝父母健康快乐。
千佛山的庙会,每年一届,三月三,柳絮飞满天,桃花红,杏花白,此时的千佛山是最美的,有点人满为患了,但是,大家就是为了凑这个热闹,带着老人带着孩子,带着恋人,在人挤人的氛围内,感受到这种热闹的景象。济南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在济南市千佛山景区举行,今年庙会以“踏青赏花”和“传统民俗”为特色,共分杂货区、手工艺区、特色小吃区、餐饮区四大区域。因清明节小长假和天气晴好等原因,这两天前来参加庙会的人数每天都在10万人次以上。千佛山庙会人头攒动,一直延伸到千佛山顶,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一股脑的在这个时间段聚合,好不热闹再现了昔日佛山人挤人,花儿乱枝头的景象,跟随我的镜头今天先观赏一处折子戏,地方性的戏种,山东吕剧。
本来想上传一段吕剧的背景音乐,不知道怎么的,现在的MP3都没有这种音乐格式了,我也无法上传了,请高人点播,从哪里找到带有MP3地址的音乐网站,去粘贴上传。
先百度一段吕剧的介绍: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中国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多年历史,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东营市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1900年前后搬上舞台。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第一个专业院团是济南市鲁声琴剧团,第一个省立院团是山东省吕剧团,鼎盛时期达到近50个专业院团,如今在华东地区现存有20多个专业院团。
千佛山顶,观看济南市,今天天气尚好,没有雾霾,可以看到远处的近处的楼房。
老戏骨们多么认真的听。可以说专心致志。
台上的演员一丝不苟,表演风格相当的大牌。哭戏似乎有眼泪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济南千佛山三月三大戏,已经成为传统的模式,每年都在上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众。
这是戏中的一个情节,好事的邻家小妹,挑拨男的回家离婚,在过去,离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了不得。
你看看观众们多么幸福,眼福耳福。
化妆非常完美的女旦。
这是夫妻唱腔。
听到相公要跟自己离婚,整天在家吃的是粗茶淡饭的女人不仅伤心欲绝,痛不欲生。
所有的戏剧起源与生活,封建社会的家庭结构与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坑害了许多女人。
问苍天。哭泣。
登高望远,三月三来千佛山是济南人的一种习俗,烧烧香,拜拜佛,保佑一年的心愿与健康。
正在挑拨的女子哈哈,小三的典型代表。
生活中,除了自己亲眼看见不要轻信别人的离间计。这是生活的自高原则。
我喜欢这位演员的演出,唱腔也好,功底扎实。
化妆也带到位,细节都不放过的演员。
老戏迷。
游园,听戏,小憩,阳光。
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非常的敬业。
演员到位的演出非常的感染观众,谢谢艺术家。
看看这些老人,沉醉在戏中。
如果你有时间来听一段折子戏,还是不错的享受。
台上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吉祥三宝的快乐。
游客一直蔓延到山顶。
这是典型的到此一游的游客,看到这些情景你在想什么?
带着桃花红的小伙子。
信念与信仰之间。
在通往千佛洞的路上,矗立着造型各异的佛。全是大理石的雕塑,来自山东莱州的艺术家倾情奉献。
明媚下的女孩。
带上老婆孩子,利用小长假也算是老公的一种义务。
一对恋人从佛边走过,此时阳光正好。
走在千佛山的阳光里。
有幸姑娘一路跟随,这个已经长大的大一女生,已经有着很自我的思想。
其中之一的佛。
大佛神脚。
千佛山的佛光。
晒晒太阳,也是一种享受。
千佛山顶观看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