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贺兰山:一座让你走过后饱满深情回忆的山脉


标签:
西部银川贺兰山石嘴山市贺兰山壁画旅游 |
分类: 驴友摄影 |
贺兰山:
一座让你走过后饱满深情回忆的山脉
每年我会借助工作之便,走过很多地方,唯一让我回味的地方就是西部,这个贫瘠与争议同在的西部,这个干旱与人迹罕少的西部,这个沙漠与雄鹰同在的西部,给了我许多快乐与忧伤,我第一次站在贺兰山脚下,体会到的就是一片延绵不断荒芜的山脉,但也有着许多你在内地感触不到的风景,虽然落寞,虽然苍凉,虽然孤独,却让我过目不忘。
贺兰山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隋书赵仲卿传》。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赵仲卿为攻打突厥而出贺兰山。网上有一种说法,说贺兰是蒙古语“骏马”的意思,这是非常错误的。蒙古人是13世纪的南宋后期才在外蒙古高原兴起后南下。而贺兰山至少在隋朝就已经得名,
唐、宋时已成为名山。有关贺兰山名称的来历,自古就有“驳马”和“贺赖”之说。“驳马”之说来自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后世相沿其说,还引申出阿拉善山之说。“贺赖”之说,源自《晋书·四夷列传》对匈奴“北狄”的记载:“其入居者有屠各种……贺赖种……凡19种。”宋代历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疏中说“兰、赖语转耳”。当代山西学者殷宪研究确证,贺赖是破多罗、破多兰简称多兰之名的口语音转,又异译为贺兰等,均为鲜卑族支破多罗部族名和姓氏。据此,不仅矫正了“驳马”之说的讹传,更为贺兰山得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破多罗部是众多鲜卑分支的祖源之族。大约在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匈奴从漠北迁居并州(今山西),众鲜卑部落随后迁居匈奴故地。此时,鲜卑破多罗分为两支,一支史称贺兰部,与鲜卑拓跋部迁居大阴山(今内蒙古中部)。另一支仍称破多罗,又称贺赖,随匈奴南迁并州。因其随匈奴活动,未见史载。而贺兰部因辅助拓跋部建立代国,在公元317—321年时“平文帝妻贺兰氏”。后来,又有贺兰皇后倚贺兰部辅助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功勋显赫,早于破多罗见诸史册记载。但此贺兰部与贺兰山得名没有关系。西晋太康五年至八年(公元284年-287年),匈奴再次掀起内迁高潮,同时引发北方民族居地大调整。当在此时,匈奴左贤王部(后称铁佛部)西渡黄河占据河套,原居河套的各鲜卑部族被迫南走西迁。原居乞伏山(今贺兰山)的鲜卑乞伏部为避匈奴锋芒,南徙牵屯山(今六盘山)。破多罗作为匈奴属部,入居乞伏山。此后,因有破多罗部据此,以简略口语简称贺赖山、苛蓝山、或贺兰山。经过南北朝民族的汉化,到隋初才以“贺兰山”之名确定下来,流传至今。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贺兰山延绵持续有三百公里之长。我自比作自己是贺兰山之子,可见我对其的热爱与膜拜。
贺兰山下的明月,那天正值十五的月亮,给我的贺兰山之行,带来美轮美奂的夜色之美。
一生到到西部走走,也能洗涤内心的浮躁与尘埃。来西部通过精髓的思想过滤,你一定感觉不枉此行。
贺兰山脚下的风光无限,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草都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告诉所有的人,这里也有浪漫,有爱情,有生命热爱的呐喊。
看山在眼前,走过去需要一个钟头的时光,尤其是夜晚这种遮眼法很明显。
能成为贺兰山之子,你要为贺兰山做些什么?---我来过。我发现。我讴歌。
这片洒满金色的山脚下,有着前所未有的宽余质感。
能长成如此参天的大树,要经过多少春秋的努力。而这棵树是非常著名的桑葚树,接满了果子。
同事说好甜。
在贺兰山脚下,有一座庄园式的酒保。
远处的夕阳余晖。
西部的朋友好客,索引而来。满意而归。
有点原始部落的味道,让整个酒保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精致的家具与摆设,可谓匠心独具。
让孩子们看了脸红的雕塑。却非常的和谐,主人告诉我们,这里缺少的就是生命的延续,所以膜拜是自然之事。
远处的贺兰山成褐色。因为没有植被的原因。
敬天爱人,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就是信仰,这恰恰与幸福的指数有关。
贺兰山之水,从黄河里来,流经西部的水是从兰州的黄河蜿蜒而来的黄河水。
相得益彰的风景。我是饱含着深情拍摄的这一组片子。
三五友人节假日小聚,在贺兰山下,喝着“绊倒驴”酒,别有一番景致。
远处的和近处的都是风光无限。
这个酒保庄园就坐落在贺兰山脚下。
朋友款款而谈,好和谐美妙的傍晚。
西部的景点很多,西部影视城,黄沙古渡,沙坡头还有平罗原始的沙漠都值得你来西部走一遭。
酒保的收银台。我想华灯初上的时候坐进去照一张相片。
这里不缺少现代与古老的元素。
很有特色的卫生间。
山上人家。
红酒。
如果真能在这里定居是什么感觉?依山而居。且是有名的贺兰山。
生命正在向上的积极绽放着。
夕阳下的浪漫,醉倒了远方渴望一游的陌路们。
这里虽然没有大海没有地中海的浪漫,只有你有美好的心情,就一定收获最美的心情。
这样的茶座,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中式浪漫。
贺兰山姑娘说,你还是品尝一下我们自制的葡萄酒吧。真的很香甜。
茶坊,给我提供的是用贺兰山脚下的山枣泡的茶水,非常的特殊味道。
一盘沙枣菜肴。
一道当地的核桃花菜,我带回了干的,让太太做给孩子吃,还真的美味。
这个烘焙的面食,需要顶级的中式餐饮厨师,因为是夹着 的。
这是当地很有的一道菜,呱呱鸡,你看它的爪很小。我不忍心吃。
下榻的酒店很舒服。西部开发的很成功。
夜色很美。夜色醉人。
远处的月亮在哀婉的歌唱。
花灯初上。
我站在酒保的收银台,冒充了一个帐先生。
感谢好客的西部朋友,带我游走了西部之夙愿。贺兰山脚下,最美的地方。值得一生回味。
祝贺一对新人白头到老。
贺兰山之子。
这里的植被,逼迫的只能抱成团生长。
拍摄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