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斩云剑老济南街巷唐景椿 |
分类: 影像济南 |
唐景春是济南的一个本土作家,今年有七十高龄了,每天坐阵在河水哗哗的曲水亭街口,给路人亲自签名出售自己写的关于济南的老街巷的书《济南老街巷》。那天我路经曲水亭街,看到唐老精神矍铄,不时的给路人介绍济南的老城故事,前一阵子济南经济广播电台方言讲故事,讲的就是老济南的事,唐景春在电台用一口地道的济南话,讲述了一段让人回忆的老济南。
我买了一本《济南老街巷》,唐老很热情的给我签字署名,并且在一起合影留念。正好有一个老者路经他的书摊,唐老与其约稿,说你抓紧写,一个月也行,半年也行,并且幽默的说,爱你活着的时候一定写完就行,原来,唐老跟这个老者越好写一些济南的老故事,让其整理素材,然后,唐老执笔,将济南的过去,展现给后辈人。
我听了感觉很触动,这些真正的老济南,传承的不仅仅是济南的文化与历史,更是一种百年以后的济南人真实的生活,记录着济南的风风雨雨,记载着一个又一个的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
说起老济南,张继平先生说,这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永远的话题,济南是座古城,文化丰厚,济南的老街巷链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的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二老街巷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在济南留有府都印记的街道,有辕门街、府馆街、高都司巷等,留有文化教育痕迹的,有贡院墙根街,秋柳园街等,许多街道后人已经不知晓了,其中有一条街叫做鞭指巷,我利用礼拜天的时间转悠了三圈竟然也没有找到,问了好几个年龄比较大的貌似真正的济南人的老者,他们也是所听之后,不知所向,只是大概的给我指位置,但是,去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曾经很有名的济南老街巷,鞭指巷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原来叫做“鞭子巷”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鞭指巷是一条不足200米长的南北小街巷。北起双忠祠街,南到泉城路,东临省府前街,西邻
高都司巷。自明朝设府以后,济南老城西部也就是现在的省府前街一带便是那时省、府、县各级衙门的所在地。故车马来往、人川不息。另一种说法是说在清康熙、乾隆年间,附近逐渐有了若干家经营鞭子、缰绳、鞍子等皮革制品的手工作坊,也有了票号钱庄、大户宅府,形成了颇具人气的街巷。久而久之这条街巷边被称之为“鞭子巷”。后来,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执鞭一问“此为何巷?”当时的宰相刘墉妙答曰“鞭指巷”。自此鞭指巷因此得名,脱俗附雅。另外,它之所以有名还因为济南在历史上总共诞生过两位状元,其中之一的清代状元陈冕便诞生于此。
济南市政府,前几年在泉城广场对大明湖扩建进行了方案公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听听老故事,看看新变化,济南孕育的故事里的人和事成了后辈人追索的方向。
前后高祥东顺城,背太平街有泉井。
阁子前后西三街,历山北街看山景。
东玉斌府木头园,曾家桥街裴胡同。
贺胜戏场北门里,秋柳园路石铺成。
汇泉寺街藏灰山,东西胡同镰把型。
学院街上有豪宅,钟楼寺街有大钟。
东西鹊华朱家场,北门大街桥子东。
司家码头窦家园,北极庙街小湾坑。
翟家牌坊魏家庄,晏公庙街祀晏婴。
东西街南顺贡街,贡院后街听湖声。
以上这段顺口诗句就是老济南故事里对济南的老街巷的直接写照。
习惯了再泉水边洗衣喝茶的济南人,已经离不开泉水。这是礼拜天在曲水亭街拍摄的画面。
每天唐景椿老人坐在曲水亭街旁卖书签字留影,成了曲水亭的一大景致。
这是值得回忆的老济南门楼,经历了风雨春秋,见证着济南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美女做的事一项阳光事业,在曲水亭旁看了一家摄影馆,专门拍摄关于老济南的概念摄影,深受年轻的人喜欢。追忆岁月,追忆一段往事,被年轻人传承。
在泉水旁洗洗将将,也是济南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带着现代与岁月印记的街巷,已经成为济南的活化石。
依然怀念的还是老济南的八宝咸菜和煎饼卷大葱。
泉水人家,泉水的日子。
生活的希望从一盆绿色的蔬菜开始,丰衣足食是百姓生活最圆满的追求。
在王府池子玩水,跳水,是老济南人的最爱,如今每天王府池子聚集了大量的玩水游泳爱好者,这里也是我的最爱,到这里走走看看,心情无限好。
不管是春夏秋冬,他们是这里的常客。
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体魄。偶尔下棋聊天是济南人最富足的安逸。完事还的带回家一桶矿泉水。
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
老街正在进行整理,有一些老屋也开始拆除。
工人师傅说,抓紧拍照吧,否则就都得拆除了。
这里养育了几代的老济南人。
即将拆除的瓦片。成为了后人追忆的故事。
虽不是唐砖汉瓦,也是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古老。
宁静的午后,有一只鸟从天空飞过。
被带走的不仅仅是一部书记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很多老济南人,已经搬离了老屋。
王府池子街口的墙。
在曲水亭街繁华的街口,上演着都市百姓交易的快乐。
这个帅哥利用礼拜天的时间,到店里小住,作为一种经营和文化消遣,成为年轻人当选的最佳生活。告诉帅哥,我将你的照片陆续传到照片空间,你可以去哪里下载。
济南地标性的广场:泉城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