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3@365三八献礼:改变女人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

(2013-03-04 08:46:22)
标签:

365

斩云剑

女性

三八

情感

分类: 情感专栏

  63@365三八献礼:改变女人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

  

      近年来,择偶中的拜金主义愈演愈烈,直到有一位形象美丽、语言生动的女青年在电视的相亲节目中公然说出“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择偶实践中的拜金主义终于以其丑陋与无耻的形象横空出世,让所有的人像遭到当头棒喝一样为之震惊。宝马和自行车是金钱的多与寡;哭和笑是爱情的有与无。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爱情被无情地抛弃,只能灰溜溜地向隅而泣了。

 

----李银河
 
 
男人应正视女人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
 
文/摄影:斩云剑

 
    警察执法交通案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酌情分数,在交通事故面前,如果有一方是没有收入的个体,在处理案件的时候需要酌情处理,照顾弱势,将责任风险转嫁给有收入或者有保险的这一方,弱势群体受到关注自然显现社会宽容与大爱。
在婚姻中,虽然精神独立喊了几百年的女性,在婚姻体系中依然呈弱势状况,这主要还是源于女性在婚姻主体中的许多不独立元素造成的,譬如:经济不独立,精神不独立,行为不独立,思想不独立,更有女性自身的生理现象的被动构成了女性朋友的依附性,这诸多的因素造成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位置,呈下滑的趋势。更有一些女性在婚姻中,遭到家暴或者精神摧残和语言攻击,使之对婚姻持悲观态度。
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的动荡与不安,同样是社会隐蔽的潜在隐患。女性占家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女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弱势形态同样是现实存在。
枫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找了一个商业银行的中层领导作为老公,感觉老公的收入能满足自己的家庭支出,在孩子出生三个月以后,就毅然辞职,做了全职的太太,没有想到,枫为之家庭付出了很多,却遭到了老公日渐下滑的态度,老公在事业中遭到滑铁卢,经济萧条业绩下滑工作繁重是老公苦不堪言,性格变得暴躁,甚至拒绝过性生活,枫为此很苦闷,现在的孩子已经五岁了可以上幼稚园了,但是,枫送走孩子以后,感觉百无聊赖,面对老公对自己的态度,更是万般无奈,枫很失望想再次回归社会。可已经脱离社会6年的枫想再次融于社会又何尝容易。这是一个典型的女性因为生育而丧失了社会地位,连锁效应带来了对家庭婚姻的冲击。
来自一份征婚知名网站的调查,都市男性更希望自己的太太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有独立的精神空间,而不是整天伸手向老公索要经济援助,索要精神依靠,这也主要源于男性在当下社会竞争氛围激烈造成的心理压力,对于一个家庭能从经济上分担一些来自房贷、车贷的压力,也许能给一个和谐的家庭带来一些欢快的空间。
年轻人的经济危机意识也是一轮新的对社会保险机制的抨击波,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工作有压力,再加上独生子的男性励志不强,心理脆弱容易造成责任度的不够鲜明,在一些社会担当与家庭责任中,不会再像理想中的男人一样叱咤疆场般的英雄主义。倒不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导致的家庭与婚姻观越来越拜金,包括最近的城市调查的“恋爱起步价”也充分诠释了婚姻与金钱是可以同日而语的,乃至互相提携的结构。但也情感专家高谈阔论,说恋爱起步价彰显了爱情婚姻观的扭曲,恋爱不应与金钱扯上关系,真正的爱情更应凸显“爱情价更高”的主题,岂不知,这样脱离现实的说教,往往给婚姻当事人造成一些误解,以至于结婚以后方可知道恋爱之后的婚姻,每天是离不开金钱的支持的。而这些深层的观点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社会虽然释放正能量解释爱情与金钱的不对等,但是,经济基础往往是一个人精神与灵魂自由的杀手锏。至于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当你经济独立了,也成了强势,犹如一个国家一样,发展需要经济,但是中庸之道就是可以不成霸主。
女人想在婚姻中持有独立的地位,首先要选择经济独立,方可精神与思想上的独立。依赖与依附性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婚姻态度了。作为女人,本身的生育大关就在考验着女性在社会地位的支撑,许多用工单位明确歧视结婚女性不能选择的工种,譬如涉及出差的工作本身就框住了女性离开家庭的自由活动,在某些方面,家庭付出女人较之男人要多些。正是这些“多一些”才让女人有了社会参与的局限性。在事业与家庭中,夫妻双方自有一方会因为家庭牺牲许多,如果夫妻双方达到了理解,这桩婚姻倒不会出现过程的故障,否则,就容易造成裂痕影响一个和谐家庭的构建。
似水流年(微距+诗歌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