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国父母图什么?

标签:
斩云剑孩子出国考生 |
分类: 情感专栏 |
文/摄影:斩云剑
这个春节对于张总夫妇来说,过的是相当的不是滋味,两个女儿都在国外,大女儿定居在美国,小女儿在英国,两个女儿出国都是通过出国留学后定居国外的。老两口春节年三十晚上大眼对老眼,寂寞与孤独让夫妇俩过的实在寒心,别人家欢天喜地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而自己家却冷冷清清,触景生情夫妇俩竟然抱头痛哭。这是张总昨天到办公室来拜年,谈到他今年这个春节过的情景。
张总是一个私营业主,经营多年生意不算红火,但维系两个女儿出国是蛮够了。随着自己年龄慢慢老了,本来两个女儿打算将来接二老出国定居,无奈年龄过大绿卡受阻,父母出国成了泡影。养儿防老,却指望不上,这对于目前急于将孩子从出国的家长也是一个提醒。尤其是出国学习后,如果有条件再在国外定居,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意味着很多东西,残酷的现实照进家庭。
但也有年轻人会说,老斩作为一个父母的代言人太自私,言论过于偏颇,中国式的父母都是把最好的奉献给自己的儿女。儿女好了,父母也就好了,只是你听听今年张总过年的情景,你就知道做父母的用心良苦了。
在一项出国调查中发现,很多想送孩子出国的家庭,父母对于孩子出国也是被逼无奈,要不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国内的学习情况一般化,想送孩子出国深造,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可是,孩子一旦出国视野开阔,尤其是国外花花绿绿以及表面上追崇的所在的身心自由说,让这些孩子很快就会把大陆忘记,想方设法想定居国外。
墙内开花墙外香。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中国目前的都市家庭组合结构就是三口之家,夫妇俩组合一个孩子,孩子出国固然是好,但是,孩子将来一旦在国外定居,现实生活中将遗留下很多的无奈,就像张总一家人的现实状况,本来打算送两个女儿出国以后,老俩口也跟随出国,无奈因年龄因素加上语言不通还有对家乡的依赖,老俩口没有顺利办理下通往国外的绿卡,最后的结局就是,孩子在国外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而父母却在国内无依无靠,在中国这么一个喜欢人脉关系的国家,家里竟然没有一些儿女的气息,尤其是到了春节这样需要人气的节日,自然会出现老无所依的尴尬局面。对于已经58岁的张总来说,此时经营生意的意义不再是单纯为了挣钱了,其实,做买卖为了图一个乐呵与有事可做,否则,老俩口日常的生活就更没有话题可谈了。
对于中国的考生与家庭来说,今年又到了参加高考的冲关的关键时刻,如果单纯为了孩子,自然有许多含辛茹苦的父母又有打算就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求学的路子,但对于家庭结构来说,按照目前中国的国情,独生子女送到国外读书,也未必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孩子去了国外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包括最近几年频发的中国留学生遭绑架与毙命,都值得一个家庭深思熟虑;加上独生子女辨别是非能力,对世界观的控制,包括来自孤独家庭的信息都是一个家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再一个今年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招工信息上明确表示,凡是私立去国外的皆拒之门外,原因是一些企业对于目前出国的学生状况已经掌握,出国的学生分两类,一类是最好最优秀的学生,一些是在国内学习平庸以及一些根本连二本都走不了的学生,在家长口袋的资金助理下,被逼出国。果真是出国的学生和国外的教育培训机构都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吗?社会这个大课堂是检验回国的海归派的试金场地。
对于不安全及孩子辨别是非能力上,有家长提出质疑,可以陪读啊,果真能陪读也许这条路子适合,但背后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一些中产阶级的家庭来说,这不算什么,但也的看看你的孩子,综合评估一下他的个性是否适合出国这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