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套房子抵不上一个馒头的幸福感
标签:
房价 |
分类: 元芳时评 |
前天晚上,朋友打电话约我吃饭,说刚和老婆吵了架,想出来透透气,中年夫妻吵架,也是情理之中,至于吵架的方式、内容也就不好去探究了。我本不想趟这个浑水的,但是,碍于情面,还是预约而至。
朋友说自己刚刚又成交了一套房子,据说是赶在了房价的底线。现在加起来大约是四套房子了吧,成了真正的业主,但是,房子多了也成了灾害,夫妻俩理财观念不一致,一个说租赁出去,一个说束之高阁。因为理财产生分歧,竟然动起了干戈。
我也不是那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大师,各家皆有难念的经。
郁闷,张宇说爱情全是“月亮惹得祸”,现在朋友好了,家里全是钱惹得祸。这真应了那句幸福不是金钱跟所及的,现在想来大师那句幸福与金钱无关事多么的哲理啊。
据说最近,让中国的“财富们”犯愁的就是“比尔。盖茨”要来中国劝富豪们“善捐”。但真正响应“比尔。盖茨”捐款的中国富豪们寥寥无几,这是有深层原因的,中国的富豪们一贯视金钱为“爹娘!”中国的纳税人许多金钱是靠关系、靠政策、靠非正常的企业管理得来了企业的利润。即使是政府的阳光采购,也存在着许多的“暗涌”,腐败丛生,成为职场上的潜规则。大有“评委里面评判,领导外面指挥”的潜伏。没有关系,没有路子,仅凭实力的企业能搞到一笔大单,有,但属凤毛麟角,不是笔者唱反调,反和谐,其中的潜规则当事人自有明了。
在国外,似乎善捐、义捐都是老外感到很幸福的事情,因为,他感到自己给社会,给人类带来了力量,带来了支持是荣幸,是责无旁贷的责任。而国内,如果不是政府逼宫,似乎,企业自愿捐款,他们是找不到幸福的感觉的,除非从讲政治的角度上,让企业慷慨解囊。笔者不是说中国的企业没有善举,而是,真正的让企业感到捐款是企业的荣誉,是企业必须的责任,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的是社会的企业管理机制健全。包括:合理的竞争,铲除官商的利益链等等。
如果单纯说中国的企业家没有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也太戏言。包括捐款的资金是否都能归属于社会,分配是否彻底明了,这也是许多企业担心的。这也是社会的深层原因。
企业的幸福感是与职工的关系紧紧相连的。简单的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就造就什么样的员工。钱为老板腰包所得,我仅仅是出满勤干满点的员工,对得起自己的工资也是最大的良心买卖交易了,再去更谈幸福谈责任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也许是笔者笔下的个案,但愿如此。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现在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幸福感。即是你有大笔的金钱,有十几套房子,有N多辆车子,那也只是身外之物,渗透不进你精神与心灵深处。
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家里很贫穷,连温饱解决也是问题。那个时候的我,天真的想法就是何时能天天白面馒头该有多好。一个小人瘦的皮包骨头,母亲说我是天生的“天子命”,可惜投错了胎。
这孩子投错胎了,生在一个穷人家还不泼辣,愣是挑食儿。说来惭愧,我自己那身穷骨头,还真是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凑合嘴巴。无奈,母亲每5天的赶集,到公社的饭店里买几个白生生的馒头,回来给孩子吃是我最大的幸福与盼头。
我那时天真的想,要是天天赶集有多好!可惜,农村的集市按日历分3、8的日子,五天才轮回一个集市。我不知道当时的母亲是如何积攒下来几个钱,给自己的孩子每个集市能带回几个带着“碱味”(注)浓郁香气的馒头。现在想到这种碱性的馒头,我始终有一种回味与欲望。那种幸福至今我也找不到用什么来替代更为合适。
注解:碱味馒头:过去厨师做馒头没有酵母,为了发得快,蒸出来的馒头个大,都是用食用碱。所以,出锅的馒头都带着碱味,我自以为很香,淡淡的散发着一种诱人的味道。现在,馒头房做的馒头都是用“酵(念jiao)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