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2010-06-24 07:40:27)
标签:

杂谈

普陀山

分类: 驴友摄影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多年前,我就不止一次听朋友问我,你去过普陀寺吗?

我摇头。

工作太忙,没有机会去游山玩水。朋友说“差异!”普陀山不是山水圣地,是佛家圣地!南海观音的福祉。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我理解了朋友的意思,去普陀山,不是慕山,也不是名水,而是那里的虔诚与纯净,需要你时不时去驱除内心的浮躁与欲望。

今年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普陀山,隔山隔水的圣地。让人间的众多信徒虔诚之极。

我到了普陀山内心似乎马上就纯净了,就无欲了。该放下的也放下了,放不下的也放下了。

“想到了就来普陀山”是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宣传语,这句话回味无穷,普陀山历来有“拜佛来三年”的说法,想到了就来还要来三年,佛语缘来,可见佛教圣地历来有大智慧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山还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与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现这些景都在,游客可循着前人的踪迹去游览、品味。 

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盘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普陀山。十二景。清代裘班编》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一群受过洗礼的鸽子,对我似乎有着暗示,我知道这是一群神鸽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度世间一切的苦难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幽静的带着几分仙气,这是地道的南海观音的家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踏着莲花的石阶,步步高升之意。■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天空下着淅沥沥的小雨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香火淼淼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还有许多老外信徒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据说摸一摸能带来好运,很灵验的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返航,心是那样的轻盈■普陀本无山,山从佛中来

轻盈的如同这莲花底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