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再期待赵本山戴着破帽子的穷人像
(2008-12-31 07:02:44)
标签:
大叔穷人帽子春节晚会赵本山乞讨情感 |
分类: 元芳时评 |
据调查,赵本山历年火爆的小品,在南方城市并不买账,原因是南方人接受不了本山大叔的“破烂穷人像”。这可能与地域文化有关。前几年,许多北方的农民着实喜欢本山大叔的春节晚会的小品,似乎他的小品更能挖掘人们内心想找刺激笑容的那根筋。
现如今,本山大叔一如既往的不变换形象,一直拿着穷人、瞎子说事,给人的感觉特别的低级庸俗,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裕,给了人们审美、幸福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春节晚会这样的喜庆大节,人们更期待喜气洋洋中,看到美的、健康的节目。而不是指望拿着残疾人的生理缺点来认为的制造笑料。
说实话我曾经是本山大叔的忠实观众,也珍藏了他的晚会带子,但是,现在我却一点也不愿意再去看本山大叔的一成不变的“穷人像”了,特反感,他的“旧社会”的“穷人像”,也与现在社会的日新月异不稳和,给人的直觉似乎更是借助穷人说事,瞎子取乐的嫌疑,并非笔者反对本山大叔,关键是类似与笔者的观众,已经失去了本山大叔那种不变的穷人像的品质。
他的这种穷人像,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在城市的马路上,现在已经也不再新鲜,原因是,有许多车主,一到红绿灯口停止的时候,就有许多类似与本山大叔打扮的乞讨者,低头哈腰的给你鞠躬,给你作揖,讨要几个“银子”,几乎是泛滥成灾,我不知道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如何管理该现象,这让我想起来了三十年代的徐志摩在码头看到的乞讨者的意境: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心情是非常的复杂,只恨自己无能为力的帮助这些贫穷的兄弟改善好自己的生活,难道他们也只能靠乞讨来维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吗?
借助本山大叔在春晚的众人期待指数,笔者呼吁,本山大叔不要在延续过去的戴着破帽子、穿着中山装,用一些庸俗的行为语言娱乐大众,看到他的形象,我就想到了那些在马路上乞讨的穷人,愣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