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2008-11-26 06:48:22)
标签:

中国式婚姻

二奶

离婚

结婚

幸福指数

小三

分类: 职场营生

你的婚姻究竟有多少爱存在?

                            文:斩云剑

 

所谓“爱情、爱情,有爱才能有情!但是,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是谈情不言爱。”

老梁最近颇为懊恼,他见到了自己的最初的最爱,那个曾经让己死去活来的初恋情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如果”或者“假设”“原来结合如何”云云?这样的疑问与自问,让这个同事最近烦恼缠身。

问:难道现在的婚姻不幸福?抑或不和谐?

答曰:婚姻枯燥,有情没爱,性生活也不幸福。

这桩已经已经步入了半辈子的婚姻,还想奢求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婚姻,不温不火,死水微澜。

一句话点破了中国人的婚姻实质。情在先,爱在后。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婚姻与爱情:有几桩是那种书上或者传说中的那种浪漫爱情?男女一旦结合在一起,就赋予了婚姻本身的责任、使命、保护甚至信念与坚定。我们都是婚姻的守卫者。在中国许多结合的爱情,缺少爱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只要有情有意,就是最好的婚姻了。

据说外国人不喜欢这种情意婚姻,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必须是爱的前提,不管是做的爱,还是制造爱,爱应该是在情的前面,而不应该是有情而爱滞后,性爱是婚姻的最佳卫士。

但中国人的婚姻,还是多于社会的背景考虑,在乎周围的眼睛的关注,还有人生方方面面的照顾,说白了,在中国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一旦结婚,婚姻就是两家人的事情,甚至是两个单位的事情,更多的是社会的事情,这是你基于婚姻前提下无法更改的事实。

包括门当户对,包括经济条件,包括许多婚姻意外的因素,都可以凌驾在爱情之上。其次,才谈婚姻,再谈情,然后再谈爱。

经过多年的磨合,中国人的婚姻大多具备了兄妹的情感,具备了亲情的转嫁,这也许是典型的理想的婚姻模式,更有许多还不具备这样的婚姻,大多在凑合,所谓的“凑福!”两个人爱好与志向相差甚远,两个人的人生观相差甚远,两个人的个体素质相差甚远。包括感官的、精神的、思想的都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是,这样的婚姻模式照样需要维系,需要支撑,痛苦的也许是彼此的双方的,但是,男女双方谁也无法改变这样的窘迫局面。这是最残酷的婚姻现实。似乎就是同床异梦。

也许,这是中国特有的婚姻模式,大家因为在同一个国家所受的婚姻教育环境是一直的,所以大家也就接受了默认,也习惯了默认。否则,有一方是来自异国结合的婚姻,文化与婚姻背景不同,缺乏真正的爱,性爱不幸福,情爱一团糟,那么,离婚一定是必然的趋向。

谈到离婚,在中国,应该是一件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对于婚姻来说,离婚是很奢侈的。有结就有离这本身应该是自然的事情。但中国式的婚姻夫妻大多对离婚说“不”。虽然,出现了许多时髦的离婚男女,岂不知,他们顶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与压力,才挣扎出压抑婚姻的围城。

谈爱,更是荒唐到极致的地步了。现在的婚姻出现“小三”“婚外情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我们的婚姻没有爱,所以就想制造爱。

但也有相反的声音,就是有爱没有情,对于婚姻来说,都是最真实的,如果既有爱又有情,也许就是很奢侈的幸福婚姻了,你不妨看看你的婚姻幸福指数又多少。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相关文章精彩延伸:

■床上的故事究竟需要多长?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适合做“二奶”的         ■红颜知己——成年人的童话

■ 情人,除了性我们还能拥有什么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 婚外恋是我一生宁愿做错的事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住钟点房的男女在消费爱情之外的爱情(图)

■ 一夜情是性观念的进步还是落后?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现在流行“干物女”(图)

■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男人如此的“性泛滥”   ■什么样的女人最适合做太太

■包二奶竟成“炫耀性消费”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向“小三”看齐,贤妻当有点狐狸精之神韵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你是否也有“亚偷情”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演员米雪:用真情诠释可歌可泣的爱情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穿牛仔裤的八大绝对优势 ■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有情无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