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封口费”

标签:
习俗爹娘私营煤矿男方煤矿老板山西封口费情感 |
分类: 元芳时评 |
所谓“封口费”
许多事情一旦形成了习俗,似乎就很难改正。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譬如:我们老家那里结婚的新媳妇,第一次进婆家改口称男方的父母为“爹娘”以后,男方的爹娘要很识趣的从腰包里掏出一笔客观的现金,交给这个未来的“儿媳妇”这种习俗称之为“改口费”。
如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习俗,叫做“封口费”。看字面也不难理解,无非就是封住的口,不让说话,但是,我的付出一些代价,于是叫做“封口费。”
此事出现在盛产“大款”的山西,因为与煤同行,所以资源也相对的丰富,这些被称之为“太阳石”的煤,确实为许多人来带了金钱的光明。
而对谁封口,谁来封口?这些听起来就蹊跷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闻,但与新闻有直接关系,与记者有直接瓜葛。
现在进入山西的私营煤矿,谈到“封口”几乎妇幼皆知。曾经在山西煤矿出现这样的言论:“记者打出租车进去,开奥迪出来。”你可以看出封口费的力度有多大,说白了“封口费”无非就是拿人家、吃人家的就得替人家消灾,灾倒不要消了,只要你暂时当一会哑巴,我就不会把你卖掉,请闭嘴!
许多煤矿老板,把这些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也有一比,称他们是“端着新闻碗的乞丐”,也真够绝户的,那些专门从汉语言文学毕业的从事新闻煤体工作的记者们,也不知道听了这样的话语是怎样的心情?
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但是,许多看似聪明睿智的人,总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犯一些小儿科的错误,你封了今天能封的住明天吗?你堵了一个记者的嘴,你能杜绝所以记者的嘴吗?
安全是一个百分百的大事,来不的半点的马虎,如果你仅仅是用金钱草管人命,倒头来最倒霉的还是你自己,不相信你就等着瞧:中国的法制越来越健全,网络越来越透明。
我的口是敞开的,你不用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