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元芳时评 | 
 
 
2月28日新华社消息:公安部等6部门今年开始将实行自行车购买实名制的措施,来防范并杜绝自行车被偷盗之事。笔者听之持怀疑态度。原因有二。
其一:汽车已经实行实名制了,但是猖狂的盗贼毅然将汽车经过改装进行上市,何况自行车这样简单的半机械交通工具,稍微一改装就可以更改了户口。
其二:自行车实名制最早在80年代就曾经实行过,购买自行车的车主要经过车辆管理所的验证盖章并发一个自行车通行证,才属于了自己的车子,过去自行车还在后瓦上编码,没有编码的就不能随意上街,后来减少了烦琐的检验制度,自行车发挥了轻装上阵的本性,着实让百姓受益不少。但是哪个时候出现丢自行车的时间很少,还主要是源于市民的单纯性。
实行实名制初衷绝对是好的,但是将来的效果如何以及各部门的管理成本还有烦琐的手续都将会给本来是轻松愉快的自行车无疑套上了枷锁。
其实对于任何犯罪行为,除了预防重要的还是严厉的打击以及各部门的配合。现在的物业小区的保安、管理人员许多是聋子的耳朵,纯粹是多余的摆设。既没有发挥出保安的责任,也没有进到保安的义务,来来出出的陌生人推着自行车在大白天偷盗的事情,时有发生,失主找到物业保安他们一推六二五,其不负责的态度令人气愤。
维修自行车的摊点也是小偷销赃的最好去处,许多自行车维修处明目张胆的挂着回收旧自行车,只要有卖的照单回收,这也是助长自行车被偷盗的主要原因。
再深层的探讨,就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让许多百姓感到挣钱的门路太难,如果自己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或者没有体力,在社会上就很难生存,这也是最近几年屡屡发生犯罪的深层原因之一。
笔者没有权利去质问有关部门去如何有效的防范自行车偷盗案件,但是今天自行车每年因为偷盗损失达到20亿的可怕数字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本身就是今年春天的一屡春风。
我们经常从电影中看到国外的自行车爱好一族,到达目的地总是很随意的把自行车放到一边也不加锁,让我们羡慕的同时,也渴望中国总会有一天也有路不拾遗的优良传统再次上演。恰逢“两会”的召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民生期待的服务与民的春风一定会吹绿华夏大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