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圈子与人生

(2006-12-09 13:17:34)
分类: 元芳时评

许多博友都纷纷在新浪组建了自己的圈子。所谓圈子就是一种以圈内为风景的遮挡,并非全部的。譬如:喜欢摄影的就组建一个摄影俱乐部,喜欢诗歌的组建一个纯正的诗歌单元。而自己不知道喜欢什么所以也就少了一份参与的热情,也有网友诚挚邀请去参加,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也许是过管了江湖浪荡的生活,如果有一种所谓圈子的规划,自己反而真的不适应,就像上一个礼拜,被邀请参加一个中小型企业座谈,无非是几个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坐台,然后就是讨论、聚餐,结果丰盛的菜肴,没有一个人喜欢吃,原因是繁华的背后是一群陌生的食客,找不到一点聚餐的感觉。结果好多企业老总,只是象征性的端了端酒杯,结果剩余的饭菜与没吃一样就结束了一场所谓的盛宴。

 

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后,热衷组建‘年轻人俱乐部,’到后来才修炼正果加入了‘组织,’组织是一种健康的信仰与积极的人生,但后来逐渐讨厌了用二句话就可以结束的会议非得用二、三天的‘会海战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社会与组织更热衷用‘会议’这种形式进行繁琐。

 

有组织就得有纪律,一个讲政治的人就得有这种高尚的思想与带头精神,那几年我在单位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先进与荣誉,至今办公室还放着许多奖励证书。那就是年轻时代的一种高昂与健康,到了中年我依然这样想。现在让我再回首,我还是这样的选择,义无返顾。

 

后来为了选择所谓的自由,就弃职从商找寻另一种人生,但是原来在脑子里装有的政治思想现在时刻还受用,譬如:要杜绝不正之风,强化税收观点等等。进入了社会,还有圈子与人生社会的大圈子以及另一种游戏规则,让人时刻约束自己,所谓的社会大课堂。在这里从郁闷到乐观其中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人生的进化与修炼。这种态度也许要坚持到老。

 

再回头看看新浪网友自己组建圈子,就没有了年轻时代的激情与奋进了,一切感觉无所谓的事情,也就把淡泊容进其中,也没有了一点的感情色彩,对于网友的诚挚邀请,也皆做了委婉的拒绝,拒绝未必是不喜欢,不喜欢的仅仅是一种模式,所以人家理解的兴许会好一些,不理解的也许会暗地里骂:“有什么了不得!”可能人家早晚也就断与你来往的推杯碰盏,但我也得一笑了之。人各有志,自有不同,那些组建圈子的朋友,应该就有这种被拒绝的思想准备,因为人生不是都会如愿的,那怕一个简单的要求。

 

建圈子,无非就是想把自己性情相近的聚会在一起,但是社会之大小圈子与人生一样,三教九流纷杂综生,没有一杆子就全部打下的枣,许多不熟的枣估计你把枝条折断也未必掉下来,但你未必否认它不是质量上乘的,而也有一些不打就下来的枣又未必不是在虫眼、霉烂的范围内,所以聚与不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拒绝参加后,却仍然经常去踏梅寻香,依然是那样的执著去追求最美丽的东西,只是自己想破门而入,主人欢迎与不欢迎那就另提别论了。

 

而远处灯火阑珊处风景依然是最美好的!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在昭示一种人生!

 

题后说明:刚开博的时候,笔者也是热衷一些圈子,包括<锐博客>所谓有影响力的圈子,以及多次推荐我文章首页的<炫博客>,笔者现在都已经删除了,也有一个<草根博客圈子>,加入后那个楼主都失踪了,他自己的博客也杂草丛生。人去楼空,而我们的精彩生活依然在进行中。以上博客没有攻击圈子的意思,只是一点人生感悟。在路上,风景在前面等。

博客也是一个试金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暖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