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左手,举右手?

(2006-10-19 08:22:56)

举左手,举右手?

                作者:凝望江南举左手,举右手?   

【背   景】

我所任教的幼儿园是一所县级市的机关幼儿园,因地方小,人们的观念比较落后,“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一个家庭只要头胎生的是女孩,肯定会偷偷生二胎,而且大多寄养在农村足不出户,等到三四岁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环境肯定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而且家长对家庭教育也不重视,从而导致有的幼儿在性格形成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缺陷。例如我班的奚小凇,他头上有两个姐姐,妈妈三十八岁才生他,他在农村长到三岁半才回到爸妈身边,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形成了胆小害羞,感情脆弱的性格特征。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导致自信心明显不足,表现在一日活动中不喜欢说话,经常独自游戏,而且从不主动与老师、同伴交流,课堂上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就连早上入园的一声“老师,早上好!”也是“只闻其声,不辨其音”的。个性不够大方,缺乏自信是他的性格缺点,为了帮助他克服这个毛病,为其树立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性格特征,我和他妈妈伤透了脑筋。

 【案   例】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我正在上语言课《词句练习》,用“如果--------”说一句话,我在讲述完例句后,提问“谁会用‘如果-------’说一句话?”班上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不外乎王乐之、阮颖蓝、刘津良、干皓等等几个超级“醒目仔”。我的眼光又习惯性地向全班小朋友扫视了一眼,咦,意外地发现奚小凇也举起了手,我连忙说:“奚小凇,你来试一试。”他慢慢地站起来了,可一句话也不说,这下我有点生气了,说:“没有想好,就别举手。”又继续上课,没再注意他。

    不一会儿,下课了我一边收拾教具,一边说想小便的小朋友去上厕所。这时我发现有一只小手在拉我的衣角,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奚小凇,只见他涨红着小脸,表情稍稍有点紧张地对我说“老师,我想和你说句悄悄话,行吗?”我蹲下身子问;“你想说什么?”他轻轻地说:“老师,我妈妈说,要是我上课举手发言,就给我买奥特曼,今天我举手了,下午你告诉妈妈好吗?”

    我本来想说,虽然你举手了,可是你什么也没说呀!不过转念一想,这样可能会刺伤他的自信心,打击他好不容易萌生的勇气的。突然,我灵机一动说:“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你会说就举右手;如果不会说就举左手,可以吗?”“可以!那你告诉妈妈,说我今天举手了,好吗?”“好!”“我可以买奥特曼啦!我可以买奥特曼啦!”……       

    就这样,我们两个彼此约定:每当他举左手时,我就不点他回答问题;每当他举右手时,我就点他 回答问题。并以这件事为切入口,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有意识地为他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并协助他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后,奚小松变了,不再那么腼腆害羞了,而是成长为一个聪明能干、自信大方的小男孩了。

【分   析】

对于一个胆小、腼腆的幼儿,怎样使他消除胆怯的心理,逐渐地融入和谐的大集体中,并慢慢地在活动中协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开朗、自信的人是我们幼儿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在本案例中,奚小凇是个性格内向,容易害羞的小男孩,原先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在他偶尔有一次上课举手却回答不出我提出的问题时,我象平常一样批评了他。下课后,他还向我提出要求,让我告诉他妈妈他上课举手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孩子举手的初衷只是想向妈妈换来心爱的玩具。但是,如果这时断然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继续批评孩子的话,就有可能连这小小的一点动力也消失殆尽。于是,我没有去拒绝孩子的要求,而是以此次为契机,跟幼儿来个有趣的约定:今后凡是他不能回答的问题,就举左手;凡是他能回答的问题,就举右手,老师就点他起来回答问题。这样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又使孩子举手的欲望越来越大,最终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正如新《纲要》中提出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且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从而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及引导者。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呵护幼儿的自尊。

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做到的是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幼儿。特别对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的幼儿,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他,宽容的对待他,更要耐心地帮助他,充分呵护他的自尊,并不断鼓励、表扬、激励他,和有意识地为他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逐步感到自身价值所在,相信自己能“行”,让他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将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偶发事件的教育契机。

幼儿一日活动中,会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很随意地就过去了,而有些事情,只要教师把握住机会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由此可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该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捕捉有价值的偶发事件,挖掘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并把握时机,有机地进行引导,从而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及引导者。

摘后:这是来自一线的一名幼儿教师的心得,笔者观后从中很受启发,借凝望江南的文章,给一些孩子还尚小的朋友一点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