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6日,本博发表了《湖南人有什么好“牛气”的》一文,其中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说成了是湖南人的骄傲。
文章发表后,几位新浪读者提出了各自补充意见,纠正了作者的一些说辞。在此特表感谢。
2009年9月10日,又一位新浪读者针对袁隆平的祖籍提出了“别吹了,袁隆平都变成湖南人了,人家是正宗的江西人,湖南不出人才也就算了,居然无耻到抢其他省份的名人过来吹牛,真是无能,无知,无耻!”的意见。本着客观原则,特此补文说明。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本人多次与朋友一起去过湖南农科院,专门拜访过袁院士,当面听他多次说到自己是湖南人的口语,当时他虽然送了2本写他的书,一本是2000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袁隆平传》,一本是2002年版的国家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走近袁隆平》,因为看过主要事迹后,反倒忘了他的具体祖籍,只记住了他说自己是湖南人的说法,因此在撰写《湖南人有什么好“牛气”的》一文时,随手就把袁院士归依到了令湖南人骄傲的行列里,而未仔细考证。
多谢新浪网友提出的正确意见。经查阅相关资料,袁院士祖籍确实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属马,在兄弟五个中,排行第二,父亲袁兴烈,母亲华静。
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23岁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年。
1973年,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并首次大面积制种成功。
1982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4年6月15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任中心主任。同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5年至1988年3次获国际科学大奖 。
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