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罪难逃 . 鹏山不鲍

(2010-04-15 14:44:39)
标签:

杂谈

分类: 看尽繁花

史罪难逃 

    我总对自己说,不喜欢你就别看。偏看,能怪谁。每次拿起遥控器,还是时不时地调过去看几眼。我确实喜欢红楼梦,喜欢了几十年——原著。

    一定是有些责任,要有人来承担!这一点终将在某个时候被多数人意识到,哪怕是带着无关痛痒的嘲笑。

    当我看到“八十回后真故事”“又副册”“情榜”等等这些词的时候,就只想说一个字——胡诌!以他推断出的那些“伏笔”和“隐讳”,红楼八十回后八百回也不够写!难为他只编了二十八个回目。奇怪,他只想推翻高鹗?为什么不直接把曹雪芹推翻了自己写个一百零八回的红楼梦?不亲自导演一场红楼续?不亲临海选现场仔细指导讲解每个人物?我认为这种牵强附会的“探佚”和“挖掘”完全到了意淫和手淫的境界!

    通篇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又问了……那么我可以郑重的告诉你,我个人认为……”,每次看到我都止住恶心想问一句,是谁允许他把“个人想法”于这么显赫的媒介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的?这算不算是曲解名著、误导民众?他有什么资格这样做?

    我不能理解。

    可能是我错了。红楼梦本来就是情情爱爱的俗事,被后来的人嚼来嚼去变了滋味也没什么大不了,是我把它想的太脱俗了。事实上本来也有很多人并不喜欢它,我知道。

    但我还是不能理解。

    不喜欢所谓红迷,我也不是。仅仅是单纯的喜欢那样一些人,一些情,一些眉宇间的传递,一些言语间的表达,一种刻骨铭心,一种情有独钟。这是与生俱来的情结,我想很多人都有。

    而某些自以为是、甚至偏执的红迷,以及“红学专家”,在我看来,就是一群无中生有的牛蒲郎打着爱的旗号在破坏一个原本凄迷委婉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对于那些昧着良心编出疑问,然后再貌似唯我独知地加以矫正的人,我觉得他就是红学史上红迷中的败类!他们所组成的就是世界上最猖獗最苟且的八卦集团!

 

    这次不能投稿了,总共看不到十分钟。不绝食了但我还节食着,吃的东西很少很精致,每天坐在沙发上,左边仨电话右边俩遥控,端坐中间我很珍惜每一口咀嚼。可每当看几眼那个频道,我都想赶紧换个台把刚才那口反刍一下,我如果也像某类物种那样具有那个本事该多好!

2010-3-24

 

鹏山不鲍 

    今天中午水浒讲完了。几句话很想说。

    鲍鹏山这小胖子真挺有思想的,水浒里面我不喜欢的那些感觉他全都讲解出来了。他用了很透彻、很条理的讲解淡化了我原来对这部名著的一些反感,似乎我曾经的看法有局限,没能深谙这部名著的深刻。我看着他的时候总想,如果他不是以一个传道授业者的身份客观地去讲,而是像我这样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地去尽兴表达,那么他会说的更精彩。

    他的语言中,精华特别多。讲孔子的时候有个“老鲍有料”,这次没有归纳总结,但还是很多很经典。比如他说,“人是特别容易变成奴隶的。”一下子我就喜欢了,是啊,无论昨天今天明天,人在一定的条件压力下,说变就变了。不同时期、境界里,各种形态的奴隶们一直都层出不穷。比如他说,“对应洗钱,招安就是洗人。”精准!比如他说,“水浒讲的不是义不是侠,是‘安身立命’。”这话一出口我就感觉,他已经把水浒这件古玩由内到外、由表象到含义,完完全全的看通透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劝他再上升一个高度,讲到哲学层面里去,物质精神矛盾啊存在啊什么的。但我还没想好。

    鲍鹏山的思想和他的外貌十分迥异,他的内心是很哲理很细致的,而外貌却十分的大众化。一点也不“鲍鱼”。这一点是我关注这个人的很重要的原因。百家讲坛的各位领导们的面相“各有千秋”,演讲起来的风格也分几类,要么老练,侃侃而谈,要么紧张,字字铿锵。只有他比较平淡,不卑不亢。

    (关于鲍鱼的深刻含义,哪位知道并先来的朋友替我解释一下。我就省了。)

    (为保持我在豆瓣百分百的上墙率,这个也不费劲写了。)

   

    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有着浓郁的梁山遗风。邪、黑、冷、倔。中午突然感悟到。我说我为什么不大喜欢呢。

    明天开始袁腾飞再次登临百家讲坛。他原来讲过了一次什么,没在意。估计是回去之后小涅槃了下,这次与上次,应该不是一样的效果。或许他应该感谢网络,我觉得。

2010-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