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8松行天下之松爬拉犁山泉山

(2009-07-19 21:38:46)
标签:

驴友

杂谈

                                                 7·18松行天下之松爬拉犁山泉山

进群很长时间了,从未参加过一次活动,无论是周四的夜爬环湖、周六的爬山、周日的羽毛球,一次都没有,实属遗憾。惟独那一次是爬大洞山,本来我可以去的,但部队在那打靶训练,封山禁爬。我多想走近他们啊,可惜不是加班就是没有时间,真是遗憾中的遗憾。进了7月份,单位的工作量大大的减少了,从而在周六周日有时间。上个星期的周末两天都休息,本想周六参加三山连爬的,最后因为下雨活动取消了,太遗憾了。这次突然接到一个消息,说二群解散了。天来,好好的为什么要解散啊。我通过聊天记录找到了火苗哥的QQ,说18号是拉犁山泉山连爬,好了,报名参加,那绝对。

本觉得天比较热的,没想到昨天的天气真是这么的凉爽,凉意沁人,这天真的是太架势,爬山本来就是件消耗体力和耐力的事情,天如果再热,那消耗的体力将会更大的。

8点整,我们从矿大南湖校区北门出发,顺着三环路向北走,来到拉犁山的脚下,开始攀登第一个山头。平时感觉自己的压力有些过大,正好趁着这次爬山希望能把所有的压力全部都释放出去,用一种去释放自己的心情去爬山。那些驴友的装备都比较的齐全,手仗、登山包、毛巾、水、水袋、护目镜,尤其是那个水袋,在包的位置,有个像吸管一样的头,把它含在嘴里一吸就能吸出水来,但每次吸出来的水有限,这是故意成这样的,一口气把水全都喝完,这样吸收的也快,存在体内的水就变的少了。我这次啥都没有准备,背上平时背的小腰包,然后拿两瓶水,也没有手杖也没有护目镜,就这样简单的装备就上山了。

容入这样的一个集体不需要多长时间,不需要多少的话语,我们都是一个群里的,自然不会很无聊的。大家都知道群里有个八级木工,但大家都没见过,这次算是让大家认识我了。我在群里说过话的,所以大家都对我有点印象。

在昨天的活动中,恐怕数我是最小的一个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哪个不比我大个10来岁啊,大20多的也有啊,有的都应该叫叔叔大爷的,我不想那样叫,那样会拉远我们的距离,叫哥哥姐姐感觉很亲切。

爬拉犁山是第一次。我爬山是很少的,贾汪的大洞山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爬过几次,市区里的山也只限于子房山、云龙山和泰山。拉犁山海拔在市区里还算可以,尤其泉山是市区内最高峰,这对我来说有点小挑战,我已经有5年没有爬高山了。说是高山那只是在市区在徐州这样说的,要是出去了,像这样的山那还叫山吗,才到人家哪地方啊,所以徐州的山只能算做是小丘陵而已。

山上杂草和乱树枝比较多,我们顺着上山的小道上去了。爬的时候我总是淌汗,那汗流的太多了,比我在厂里干活还多来,我没带毛巾,就用衣服的袖子擦的,在厂里养成的习惯也带到外面来了。呵呵。昨天的天真的是太架势了,没出太阳。爬山的时候我总是处于队伍的前列,22人爬山,我总是保持在前5人左右。年轻就是资本嘛。还是应了那句话。到达了第一个山头了,山头上的树木很少,站在山头上,风从对面吹来,顿时把自己心中那份躁热全都吹散了。在第一个山头上稍做休息调整向第二个山头出发。在下第一个山头时,不好下山,基本上没有路,全凭一步一步往下。杂草把山路都给覆盖了,根本就没有路嘛。在那一段路上走的比较慢,而且杂草下面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有可能是石头也有可能是比较平的山石更有可能是小陷阱,稍不注意就要歪脚的。我对于爬山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车到山前必有路是我信奉的诺言,兵来将挡,水来土吞。我都是侧着身子下去的,就像螃蟹那样走路,这是我所总结出的下山的经验,在后来我一直用这种方式下山。下山时我还把身子压下去,让重心降低,这样在下山时确保自己的身体平衡。

我也忘了拉犁山爬了几个山头了,在那个山头,我们下来后,发现有间小屋,好象是看山护林的人用的吧。碰巧我们也遇见一个老头,看山的,我们向他询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下那个山头时发现那边的一个山头上有几道很明显的印记,三道吧。有个驴友说是部队在这开坦克训练,然后坦克压过后留下的痕迹。不太像,坦克的履带绝对不可能像这样的痕迹这么宽。又有驴友说有可能是拉犁山由来的痕迹,传说拉犁山的由来就是山上有几道像犁拔拉过的痕迹。老头说,不是的,是在山上埋电缆时留下的痕迹。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我们别了老头继续向下一个山头出发。还没刚开始爬来,小爱说第一次爬拉犁山的要有心里准备,我还问他是什么样的心里准备,小爱不说。但爬着爬着我就感觉出来了,怎么这个山头怎么这么陡啊,真是太陡了。小爱说这就是要做的心里准备,因为这个山头是最陡的一个,几乎成65度的陡角。我把身体压低,重心下降,一边爬着,手摸着前方的石头。陡,陡,陡。那个山头也比较的高,越是陡的山越难爬,消耗体力过大,尤其是爬到三分之二处感觉到了山顶了吧,但是就是没有到山顶,它就是处于三分之二处。年轻就是资本,以及自己以为在工厂里干活身体素质比较好了吧,却不好征服这个山头。刚开始冲劲比较猛,爬的速度也比较快,也还是处于整个队伍的最前列,但到了最后冲劲没有了,那个时候心中只存在着一个累字,那个时候在想,如果能有盆水洗个澡,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就好了。不过山还是要爬的嘛,找个地方停一下,稍做休息稍做调整,然后喝口水继续向山头爬去。那个山头我休息好几次,喝了很多水,体能确实消耗比较大。有个研究生的驴友比较厉害,是最先上去的,我和云姐姐在稍后就上去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真厉害,我们征服了这个最陡的山头。

上去一个山头就要下去这个山头,我们就这样在群山当中穿梭着。

下了拉犁山的最后一个山头,我们来到了汉王的望城村,我们从村子里穿过去的,来到了泉山森林海那地方。我们在路边稍做休息又继续出发,向泉山出发。行程必须得快了,要不然12点根本就下不了泉山,也就意味着我们吃饭的时间将往后推迟。

我们在路边找到了上山的路。说是路其实严格说来并不是路,是我们自己开的路。那儿没有路,我们一边开路一边行进。那些树枝子很烦人的,我们把阻挡行程的障碍物都给清除掉了,留下一个比较窄的小路。就这样过来的。在泉山上我们经过5座山头,山上的障碍物也比拉犁山上的多。我们一路调整休息,就这样到了泉山森林公园,从公园里出来的,到达公园门口时是12点半了。我们整个行程共计4小时30分钟,翻越了八九个山头。

厉害啊。厉害啊。

昨天我有了一个最大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我能成功翻越这八九座山头和我在工厂干活密不可分的。要是没有在工厂的这一两年的经历,我的体能和毅力根本不可能使我翻越这些山头的,所以说我真的应该感谢工人生涯,让我的体力和浅能都给逼发了出来,这是我昨天最大最大的收获。

火苗大哥在灯塔那边订好了饭店,我们在成功翻越拉犁山泉山后,为我们自己庆祝一下,我们腐败啦。

在饭桌上我认识了不少的人:火苗大哥,我们的总指挥;起航姐姐,我们的副总指挥,我对起航姐姐印象最深的是她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包,那是联系负重用的;蓝牙军威大哥;黑哥;黑妹姐姐;樱花辞姐姐;云姐姐;小爱哥哥;万重山大哥;自由人大哥;奋斗哥哥;毛毛雨姐姐……反正反正太多了,都记不住了。原谅我的记性吧。呵呵。

不过我昨天也太腐败了,腐败的到家了,彻底的腐败了。

呵呵。
呵呵。
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