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nba詹姆斯韦德诺维茨基基德总决赛体育 |
分类: HIP-BALL |
我当然知道复制故事的脉络是NBA一贯的招式,但相信你不会认为热火小牛的又一次总决赛是与2006年一样的轨迹。热火队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总冠军的获取,主要的确归功于韦德神兵天降式的破空而出,在悬崖边上挽救球队于将倾;但你绝不能忽视沙克巨人和铁汉莫宁的作用,有了他们坐镇,热火其实是可以提速也可以降速的,所以2006年总决赛节奏主动权其实一直掌握在热火手里。
但今天真的不是这样。无论是常规赛还是季后赛,无论是磨合阶段还是出色发挥时期,这支热火是只能快不能慢的球队,这是不争的事实。大Z曾经在场的时候,三巨头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去等这个立陶宛老白人;等到莱利授意斯波尔斯特拉将大Z撤出轮换名单后,这支热火的风格异常明确:几乎不降速,防守轮转换位速度、守转攻速度、主动传球速度——由防守端到进攻端,这支球队几乎是像在放快进影片。让接踵而至的对手透不过气来;而撤下大Z之后,热火上线防守也不再惧怕任何强敌的高位挡拆,一挡即换,也确实能发挥詹姆斯和韦德这两把快刀的作用到极致。
在当时看来,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次赌博:没有节奏的变化,几乎没有降速的可能。一旦碰到一支有足够耐心恒心和节奏变化的球队,结果就有可能不遂人愿。但如果让热火占据上风,则对手最后阶段将非常尴尬。首场开局,小牛命中率奇低,热火命中率一般化,詹姆斯和韦德的冲击力牵制力有所体现,但比赛始终没有变成快节奏比赛,17比16的比分能够说明一切,这不同于有些球队手感不佳导致命中率偏低的情况,而是防守端投入的精力都太大,导致比赛节奏减慢,更多落入半场阵地攻防,且身体对抗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实。在大部分阶段,老基德死死按住全队节奏,他甚至在无法传球的时候自己出手三分,如你所知,一个38岁的老家伙三分球比自己28岁得时候投得准本就是一件很让对手恐惧的事儿。而在更换轮转阵容的时候,巴里亚和史蒂文森真的可以把全队节奏带起来,让一支刚刚滞重慢稳的球队突然开始有些电光石火,自然会让对手有些失措。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第三节开局阶段,小牛连续开火压制热火,不断守转攻高效率完成,最高领先到8分之多。
这个时候多说一句基德:事实证明他的掌控和支配能力的确已臻化境。传诺维茨基的顺势球;传海伍德的胸口球;传钱德勒的高空球;传马里昂的快速球;传史蒂文森的引领球——这证明他了解每一个队友的特点并结合在自己的发挥之中,这样的控卫实在是可遇不可求,更何况他在自己已经38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对抗和竞技状态,实在让人心生敬佩。
而从热火的角度来说,三巨头又一次证明了个人能力在比赛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无论是干拔跳投还是持球突破,无论是贴身严防还是就近轮转;运动天赋和对抗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防守端他们不断地采取身体接触让小牛主将诺维茨基和基德体能消耗过大,导致下半场进攻完成段小牛处理不够理想;进攻端仅用一个缩影来证明:詹姆斯第三节最后关头那两个三分球,还有什么能用传统的篮球理念来解释的吗?詹姆斯和韦德,已经是难以用传统防守套路限制的得分点,而一旦这两人先后出手而且保持高命中率,他们所起到的牵制作用和威慑力就绝非是小牛能够扼制的了。一旦他们牵制,波什、哈斯勒姆和查尔莫斯就会像今天这样发挥。
这就回到了开篇所说的那个问题:小牛也许足够有恒心和耐心,但是目前来看他们的速度阵容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特点,相持球几乎都让热火占据上风。双方的三分比拼,小牛命中多发生在上半场,而热火,则多发生在下半场乃至第四节。如果再算上篮板球的优势,动作速率的优势,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热火的提速反击,一切都已经非常清晰了。
总决赛第二场要着重看的两个点是:一、热火的外线投射是否还能如本场般犀利?二、小牛的半场进攻能否恢复高效?变化这东西,就是会让人目眩神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