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今天的火箭对马刺,你应该明白三点:首先防守对于火箭而言,如同沙漠里的一滴宝贵的水,稀缺而必需;其次火箭目前的节奏经过了上赛季的发力狂奔,已经如脱缰野马想收也难;第三是阿德尔曼对于控卫攻击性的感觉和汤姆贾诺维奇真有一拼,火箭翻来覆去,控卫坚定执行主要攻击的风格把史密斯也给捎上了。
好吧,我承认当小布的脚呈90度扭伤后,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这对火箭而言,肯定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似的损失。但该说客观事实还是要说,关于目前火箭的先发组合,很显然,我与时俱进一下:以姚明不断恢复的状态和布鲁克斯不疯魔不成活的出手态度而言,就是360和QQ的状态。姚明巅峰状态时小布必须以姚明为核心,而目前姚明难言状态稳定,还要求小布保持原状态显然不太现实。而小布一直如此支配球,加之防御能力几乎趋近于零,于是也无法再主动适应姚明的需求。两下一较劲,倒霉的只有使用者:阿德尔曼和火箭队。但实话实说,这样的比较既不比俩人实力高下,也不比俩人在队里作用谁大,纯粹看谁更得势……
请注意,火箭队并没有经历又一次麦迪威胁,也没有出现任何队内矛盾。只是在过去的夏天里,阿德尔曼已经确定了球队以攻带守的风格,布丁组合的攻击范围和比重得到空前加强。而当三场连败时后场组合的防守被完全虐杀之后,阿德尔曼表现出了过去率领开拓者队、勇士队和国王队惯常出现的状况:越是身处劣势,越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和正确。这未必是错误,但绝对是执拗。如果此后呈现理想的趋势,则被认为是执着;但这之后,面对保罗和黄蜂,火箭收获了四连败,很难说这种执着是否有继续延伸的必要。
火箭的后场为何不能改革?很大程度上与阿德尔曼的坚持有关。在姚明受到24分钟限令的前提下,他很想当然地把进攻强点外移,基于上赛季火箭外线进攻的效率体现,这种改变的确有其设计的合理性。但阿德尔曼目下的失误在于完全把布丁组合的防守低劣程度忽略不计,试想:在目下NBA注重身体对抗、对补防协防要求逐步升高的大环境下,只看进攻不看防守的情况几乎难以让人想象。而布丁组合在队内一对一单防时可以被伊斯梅尔-史密斯轻松过掉,可想而知两人的防守状态。而阿德尔曼过去两次成功的地方,波特兰和萨克拉门托,先发后场都至少有那么一个单兵防守能力强的球员,比如波特,比如克里斯蒂。而如果简单地用目前状态有所下滑的巴蒂尔去担当这样的角色,显然是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过于理想化了。巴蒂尔的防守意识和态度绝对堪称大师级,但任何人都无法抵挡时间、年龄和伤病的侵袭,于是球队就完全陷入了外线防守的尴尬。
于是你可以看到,马刺虽然同样调快了节奏,减轻了防守,放任国民生产总值组合的外线两位无视内线的飘忽跑位,直冲直突大开大阖一如泼墨山水,为何能有这般功效,正是由于巴蒂尔已过巅峰状态下滑,加上上线又没有限制,整个翼侧几乎大门洞开,内线赔上的只有犯规。马刺9年4冠,这代核心球星已经足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到如今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进退自如逗你玩儿。而火箭目前的体系,进攻和防守的巨大差距还真不是说提就能提上来的。
进攻水银泻地当然观赏性强,但无法真正保证直达最终的胜利。防守才是保证胜利的基础,对于火箭而言,目下最为让人期待且最快的变化方式,就是把伤病名单上久居的洛里尽快提到先发阵容当中。相比较马丁和布鲁克斯而言,马丁的串联能力更强,手感基本稳定,而他的节奏并不像小布一般只快不慢,提上洛里,可以把球队节奏稳定下来,洛里的强项在于突分和对篮筐的冲击,这确实可以和姚明、斯科拉的特点结合得更为理想。而在防守端,洛里的能力要超出小布太多,也恰好和巴蒂尔形成呼应和协防的良好趋势。而让小布进入轮换名单,既可以明确改变节奏,和巴丁格的节奏相吻合,而且能够结合海耶斯的策应能力和爆发速度,稳定轮换阵容的节奏。
洛里的伤病固然让人惋惜,但伤毕竟有好的一天,让他在伤情恢复的时候人尽其才,应该是阿德尔曼需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他不打算让姚明进入替补名单,那么最为适合火箭先发的控卫就一定是洛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