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篮球中国男篮王非波多黎各邓华德 |
分类: HIP-BALL |
又是波多黎各,又是具备领先优势,又是有突出球员的发挥,又是一场遗憾的失利。这一场中波之战的状况,实在是和四年前太相似。如果我们只把姚明和朱芳雨的缺阵作为理由,那么阿罗约、阿育索和阿波达卡这三位当打之年的球星缺阵同样是波多黎各不容忽视的损失,巴里亚上位、皮维主攻、瓦拉洛斯高效是波多黎各的收获,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拼劲十足、团结敢斗,但是除去五个先发和两个主要替补,后面的球员差距的确太大。这不是任何一个个人的错,而是环境。在我们无法引进或归化球员的前提限制之下,环境已经成为了球员进步的掣肘。
还是先说说对波多黎各的比赛吧。梦幻开局几乎完全由王治郅完成,中国男篮的进攻也就在那段时间相对立体化、明确化。但当波多黎各换了小个阵容加快攻防转换的节奏之后,中国男篮的应变显得不那么快,不但巴里亚可以肆意进退,内线几乎已经改换到第二、第三高度,也以冲击式的进攻来轰炸中国队的防守。在这样的时候,中国男篮似乎更应该利用内线的优势去在近篮筐的位置制造杀伤,制造高效的进攻。但是处理球的缓慢和犹豫、一味飘在外线投篮的固执和侥幸心理,让中国男篮在追击的途中几次反复,最终落败。
关于邓华德,他今天的表现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王非。那时王非面对的同样是需要新老交替的历史阶段,同样是有大将缺阵的残酷的现实。但环境给予王非的支持,显然不如邓华德得到的丰富:录像分析师、球探、欧洲助教……任何一个教练,都会出现临场执教的反应不及或失误,这非常正常;但历史留给王非的,却是算不得公平的苛刻。
但时至今日,相关基础问题却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联赛环境缺乏对抗,外援作用一再夸大,教练研究业务并不成风,球员自我要求凤毛麟角。上篇博文所说的小前锋低位背身单打问题,今天再次得到验证:即使背对已经足够矮的巴里亚,中国男篮也没有可以抓住机会直接打进的能力。而在攻防转换的节奏把握、中距离投篮的稳定性以及细节基本功的执行方面,邓华德没办法去帮助他的国家队队员解决这些本该按部就班随着成长过程解决的问题,于是乎出现任何情况,都应该被视作可以接受的事实。比分落后时心浮气躁的误攻、以及随之而来的退守不及,则是没能解决那些问题而最终收获了的、被放大了N倍的苦果。
还是有很多球迷不理解不接受这样的失利,一如很多老前辈对邓华德提出的种种质疑。这些我都明白,也都理解。但还是想多说一句:这样的失利是我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由得任何人不承认。而邓华德未必是最好的教练,但他是现阶段最适合这支中国男篮的教练。比他水平高的教练未必没有,但是否能做到让新老交替时期的中国男篮拥有现在的气势、斗志和信心,不让大家看着他们的状态倍感失望,恐怕没有一个人敢坚决说自己可以比邓华德更强。
但我终究还是希望,这支中国男篮能以团结和斗志结束他们的世锦赛之旅,尽管还有两场小组赛,尽管我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篮球的旧有桎梏必须被彻底打碎,甚至不惜成绩被打至最低,完全颠覆后才有重建的希望。而现在这支过渡期的男篮的斗志、勇气和团结,是重塑希望最重要的保证。
即使没有理想的成绩,那些精气神也全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