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嘉
于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213
  • 关注人气:196,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释国家男篮大名单的小疑惑

(2010-05-06 10:15:38)
标签:

篮球

体育

名单

球员

邓华德

分类: HIP-BALL

国家男篮一升帐,邓大帅召集了29员大将,其中首次入选的人数占去三分之一,新老交替的目的极为明显。再加上教练组成员名单,你应该明白:邓华德所说目标直指伦敦奥运的话语绝不只是空穴来风。由此不难解释很多媒体同行心存的几份疑虑,当然,有些答案的确会让人觉得无奈。

疑虑一:多位名将无缘国家队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老将们总有别离的时候。杜锋和胡雪峰无缘国家队,恐怕与自身年龄、状态和角色转换有很大关系。仅就个人技战术执行能力而言,杜锋在总决赛后三场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胡雪峰则是江苏队整个赛季的战术核心。但在这个赛季更多的场外时间,他们都在与自身的伤病和状态不断搏斗,能有如此发挥已经殊为不易。更为重要的是:两人都已获得教练资格,针对母队的角色调整也必须开始,按照邓华德的言论:“我需要找12个能打球、愿意打球的球员。”国家队只能和这样的老将说遗憾了,并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打球,而是这样的时候,他们更应该听身体的。

而像王磊、陈江华、刘晓宇这样的球员并未进入国家队,和自身的状态也有很大关系。王磊因伤赛季报销,陈江华则已在香港完成手术,而刘晓宇尽管在总决赛表现屡有亮点,但在俱乐部出场时间绝大部分被帕克压制的情况下,无法保证自身状态能够保持高水平高强度对抗。尤其是在邓华德及教练组对于刘炜以及辽宁后场双枪状态极为了解的情况下,自身状态并不理想的球员也只能留下些许遗憾。

疑虑二:姚明入选大名单

我宁愿相信,姚明的名字入选本届国家队大名单并非邓华德的本意。恐怕再没有人比邓华德更了解姚明脚伤恢复的程度了,所以我们更应该认为:让姚明位列国家队名单应该是篮管中心的意见。

这意见很好理解:能否比赛是姚明的事情,是否选入则是管理层的事情。既然邓华德提出了面对奥运的目标,那么从明年的亚锦赛到2012的奥运会,姚明理论上仍然有可能参与。这实际上是更像是一种暗示,对姚明也对邓华德。事实上这种暗示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试用期这个概念。既然2010年是试用期,也就存在着邓华德的带队成绩不让人满意马上下岗

的可能。那么2011年的冲击和2012年的奥运难道就已经被宣布是镜花水月了么?姚明目前状态已经不再如2008年前后那般高涨,此次长时期恢复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入选名单分明只是一种形式。如果这真的是种暗示的形式,我们只能说这样的暗示毫无作用。

疑虑三:大名单人数众多

大名单人数多意味着竞争激烈,再长的大名单最终也只能留下12个人。回想一下2004年第一任外教哈里斯上岗时的庞大名单,时任领队的匡鲁彬一言以蔽之:每三个人中只能留下一个人。而结合邓华德的要求,不难体会新老交替的势在必行。

2010年大多数比赛无姚无易的情况下,邓华德需要新鲜血液和老队员的经验相结合,同时也需要更多具备能力但无法进入国家队视线的年轻人把握这次机会。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奥运战略和队伍稳定的要求,国家队最终名单几乎不做改变的事实让很多后来者只能去竞争最后两个无关痛痒的位置。这样并不利于良性竞争,甚至也不利于球员在大赛中的比赛状态。

而为了树立教练组威信和凝聚力,我个人非常理解球队招入李楠作为助理教练、保留郭士强的教练身份的处理方式。郭士强的好学和李楠在球员当中的长辈威信是对外教入主球队后,队伍团结程度和凝聚力的最好保障。

 

我相信这样的文字只能阶段性地解释目前大家对这支球队组成的一些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在他们作为一支球队表现后产生的。文字最后我只能说:邓家军究竟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一定只能依靠整体的力量,而绝非某个人单一的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