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体育防守队员绝杀乔丹科比 |
分类: HIP-BALL |
前两天一直在和身边众位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足以定乾坤的绝杀面对的只是单兵防守?
如你所知,绝大多数震人心魄的绝杀所面对的,都是单一防守队员而绝非包夹防守。随便提点一下记忆:93年帕克森绝杀太阳;98年总决赛乔丹绝杀拉塞尔;西部决赛斯托克顿绝杀火箭;东部决赛米勒绝杀公牛;04年西部决赛费舍尔绝杀马刺;去年东部决赛詹姆斯绝杀魔术……一桩桩一件件,你还能记得他们身边有多一个的防守队员么?哪怕只多一个?
到了本赛季几场精彩绝伦、以绝杀结束的比赛恰好都是我解说,于是这种感觉更加明显:韦德对阵篮网绝杀时,面对的只有哈塞尔的防守;科比对热火、雄鹿和今天国王的绝杀,身边分别是韦德、查理-贝尔和罗德里格斯,你是否会在激动之余考虑一下:如果韦德面对的是哈塞尔和布恩的包夹;如果韦德身边有比斯利或小奥、贝尔身边有伊利亚索瓦或博格特、罗德里格斯身边是霍伊斯或者托马斯,事情是否会完全不同?
我无意贬损如科比、詹姆斯、韦德这样的超级巨星的实力,也许面对包夹他们仍然可以将球投中,但至少难度会成倍增大。历史上的类似案例也会让人产生好奇,除去费舍尔的绝杀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外,其余多次绝杀,如果面对的是包夹,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因为如你所知这样的超级巨星,大多数在关键时刻,不会选择把球传给队友。
如果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绝杀所面对的境况会比较困难,因为在那个时候,球员的身体条件还没有这样天赋异禀,三秒区内的对抗环境还没有如此惨烈,对运动战的要求还没有如今这样的高超,所以在那个时段,你所看到绝杀很有可能会面对多名防守队员。但千万不要因此认为如今的绝杀难度降低,只能说超级明星们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力量更大、速度更快,甚至普遍身高都要超过以往。举凡绝杀,必经历艰苦卓绝的比赛过程,
三秒区里肌肉碰撞如丛林般密布、堆积如山的大个子们,不会让攻击方有任何在最后一刻打算二次进攻搞定一切的侥幸心理。于是乎外线飘着的,基本都是有数的几位。而在如今这种环境下,各司其职似乎比当年提倡的全面至上更切实际,因此上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各位场上球员所要保住的是自己的区域、盯防对手和技战术环节不要出纰漏。经过了四十多分钟的鏖战,各位即使再能打,也就剩下只扫自家门前雪的气力,哪儿还有管他人瓦上霜的本钱?
以上是所谓的常规分析,大多数人都得在乎客观实际。而真要提到千钧一发的想法,还是要参照1997年乔丹在总决赛第六场面对的情况:当时需要绝杀,杰里-斯隆的布置是全力盯防乔丹,整个爵士队几乎认定乔丹会执行最后一投,于是当乔丹突破一步做出手投篮状时,斯托克顿果断地横向移动准备包夹,而这之后——引用《灌篮高手》里湘北对山王关键时刻青田信长对流川枫判断的话:这个眼里只有自己的人居然会选择传球!?——伟大的迈克尔-乔丹选择了传球,成就了史蒂夫-科尔的中投一剑封喉~
所以再到这样的时候,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头或防守者也许都会想:我宁可让那个最伟大的绝杀我,也不愿意让从板凳上站出来的副将把我抹了脖子。也许正因这样,最直白的结果就是1998年乔丹完成对拉塞尔的世纪之投。超星们在多数情况下只相信自己,但偶尔也会相信身边的人。如他们的对手般被动的,永远也猜不透他们的心理,于是只好照方抓药,尽量把犯错的几率减小到最低。玩笑归玩笑,但这之后的绝杀,你是否再也难见包夹之后的出手命中?
最后的或许:或许这样的神来之笔,永远都会出乎防守者的预料,让你放开呼吸都困难,更不要说改变动作,成功防守了。
欢迎各位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