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篮球火箭雷霆姚明 |
分类: HIP-BALL |
火箭继续着自己的势头,又将代表着年轻势力的雷霆掀翻于马下。如果把技术统计中的两位数叫做“双”的话,那么火箭今天的得分——包括得到9分的巴蒂尔——又是准“六双”了回想前面四场比赛,火箭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多人得分上双说明这支球队已经适应了无姚无麦的现实,分享出手机会,增加无球跑动,更为灵活的配合加上更大的空间造就了火箭现在的状态,不用管这叫“普林斯顿战术”,这就叫“休斯顿战术”。
火箭队并不是因此而成为一支强队,只是找对了适合自己的办法而已。阿德尔曼也能够因材施教,而不会因为姚明的个案被迫改变自己的体系。对阵雷霆,你更加能够明显地看出:相比较上赛季火箭的状况,目前这支球队的阵容能够更好地植入阿德尔曼的体系。
关注雷霆的比赛,你会发现这支球队打得激情四溢,杜兰特加格林就已经很难缠了,再加上威斯布鲁克和哈登,内线有规矩的科斯蒂奇,快速反击犹如电光石火,赏心悦目。但这支年轻的球队起伏仍然过大,一旦遇到对阵开拓者时那种打铁如家常便饭的情况,真的是回天乏术。
所以火箭胜雷霆胜得没有太多波折,即使他们的全场失误多达17次。但看一看比赛的过程你会发现,这支球队的经验发挥得恰到好处。尽管都是依靠移动进攻、投突结合,但火箭的整体主动性从数据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快攻得分22对10,篮下得分54对44,助攻则是26对15。雷霆的得分集中在25次出手命中14次的威斯布鲁克和22次出手命中11次的杜兰特身上,其余人均可被火箭无视:格林的15中3和科斯蒂奇的8中1就是最大的反差。他们俩的冲击力和篮下能力并不算差,但在火箭的防守面前确实手冷。斯科拉、海耶斯并不以身高为能,但他们的意识在这支火箭队中发挥得游刃有余。
结合在骑士挑落尼克斯的比赛中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的奥胖,重新提出这个问题:身高突出的超级中锋,是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NBA?
这样的问题在火箭屡败于当年的太阳、勇士时就曾经问过,但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超级中锋们都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但在小球横行、速度至上的如今,大个子就像《冰河世纪》中的猛犸,任由剑齿虎、角马、驯鹿和花狸鼠们凭借着速度和灵敏跑在迁徙队伍的前面,而自己拖在队伍的最后。到目前为止,东西部排名前三位的球队都没有出众身高的站桩中锋,即使魔兽,也是移动能力和弹跳能力强于身高优势的内线。那么大个子们的生存空间究竟在何处?
其实火箭本赛季的表现恰恰证明了姚明的作用:他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无可替代,而是作为一种固定节奏的代表和执行者,他能够创造自己的空间。当球场上比赛双方如快打旋风般打得难分难解,火箭需要把节奏稳住,控制篮板打成功率时,就需要大个子贡献他的力量了。篮球比赛中,谁控制比赛谁便赢得比赛,这个基本道理摆在每个教练和球员心里。对于火箭而言,球队正是在无姚亦无麦的赛季充分磨合球队移动进攻的战术,以期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加出色的效果。即使姚明和以速度、反击见长的布鲁克斯、阿里扎在一起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以他们本赛季磨合的质量,姚明一旦回归,一定会轻松不少。更重要的是,姚明手中并不长时间掌控球,他重新回归火箭的阵容,并不会影响火箭的整体布局。但对于奥胖而言,他需要的持球时间和个人攻击空间,而在过去的日子里,骑士还没接受过这样的体系,所以他们的磨合还需要一段时间,至于詹姆斯是否接受得了,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由于先天条件影响,大个子很难适应小个子的速度和灵敏,一如猛犸和恐龙无法适应猿猴和狸猫的生存空间,那么如果他们想要很好地生存下去,除了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环境,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