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胜足喜,但火箭还有三件事没完成
(2008-10-31 13:30:51)
标签:
体育篮球火箭内线巴蒂尔麦迪 |
分类: HIP-BALL |
火箭的红色三巨头继揭幕战合砍53分之后,背靠背客场对阵小牛合力暴打75分!要论开局气势,恐怕只有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湖人可与之相提并论。但在此很想弱弱地问上一句:常规赛41胜能排到西部什么位置?上赛季开拓者41胜41负,即使有13连胜耀眼陪衬,也不过西部第十。
并非乌鸦嘴抑或瞎预测火箭成绩,而是想说:如阿德尔曼这般使用球员,伤病的老问题一定或早或晚地重新纠缠上火箭。当火箭环顾西部已经没有了太多能在战力上抗衡的对手之后,人员方面的捉襟见肘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麻烦,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虽称不上后患无穷,却也为后半程埋下了定时炸弹。
拿下30分13个篮板的姚明打了41分钟;首席功臣阿泰斯特大砍29分,上场时间也达到39分钟;超级高效的布鲁克斯在19分钟内冲下14分,已经算是特例;而上场送出全队最高助攻的麦迪,手感继续不佳,上场30分钟却只有10投3中,还好靠罚球拿到10分,凑足了持平于首场的16分。火箭再次4人上双,不过背靠背的比赛加上长时间上场的状况让他们累得够呛。
如果你觉得职业球员合该如此,那么美国的资深记者都会告诉你火箭是特例,阿德尔曼是特例。据《休斯敦纪事报》的老记者富兰-比林勃利说,阿德尔曼在赛季前训练营每次练5小时左右,其中3到3个半小时是高强度对抗训练,阿德尔曼在场边观察,理由是:这样才能让球员更为熟悉战术,更为熟悉彼此。结果球员固然更为熟悉一切,体能却开始出现细小的问题。
开局两连胜固然可喜,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强大的火箭,他们的目标就是夺冠,所以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左右未来的分水。所以火箭仍然要在人员储备和使用上下足功夫,做好三件事,也许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头等大事就是找到那个2米10左右的替补。火箭其余所有内线,斯科拉、兰德里、海耶斯和多西,都是或快或灵或勤或凶的主儿,换句话说,都能打大前锋但打中锋都勉强;能接替姚明让他休息会儿的替补,必须够高,能够在内线站桩足以震慑住对手,这样看来最合适的当然是穆大叔。虽然人老,但身高臂展还在,场均15分钟-20分钟的运动能力还在,而且他和球队环境还足够熟稔,不用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
次件事就是巴蒂尔的回归。巴蒂尔缺阵的比赛,外线防守只能指望阿泰的全能。但阿泰更适合一盯一的状态,对整体防守他向来不屑。尽管我承认他防守积极性之高巴蒂尔也难出其右,但火箭踌躇满志的赛季自然不能太容他的顽主作风。所以一旦巴蒂尔回来,两人或轮换或共存,都能让球队的防守更上层楼,而且可以让姚明的压力小些,让内线的压力小些。继首场兰德里身背4次犯规后,本场对小牛火箭内线斯科拉4犯,姚明和海耶斯各有3犯,足以证明外线防守悍将的缺阵带给内线的压力之大。
第三件事则是麦迪的状态恢复。麦迪两场场均贡献6次助攻,端的是球队的PLAYMAKER(进攻发起者),这也是他2005年公开宣称最想担当的角色。但不要忘记真正的进攻发起者都要具备强大的直接进攻威胁,才能在攻传之间游刃有余。麦迪连续两场没有找到手感,进攻威胁相对而言也不再如昨般强大。
火箭大胜,确实可喜,但喜中存疑,但愿不是杞人忧天。11月的魔鬼赛程——15场中有9个客场,体能和状态,成为他们能否从鬼门关上全身而退的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