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系列之中国男篮:最后之后 谢幕之前

(2008-08-21 14:29:39)
标签:

篮球

体育

中国男篮

李楠

姚明

分类: HIP-BALL

最后一场比赛开始之前,姚明在球员通道把所有人聚拢过来,所有人的手搭在一起,他大声地说道:“大家听着,是勇气让我们走到现在!勇气也将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一二三!中国队加油!”那一刻,我的眼泪喷薄而出。

但结果依然没有让人惊喜,于是这一篇文章无关技战术发挥,无关攻防体系,无关球员能力高低,只为了这一代中国男篮的谢幕演出,只为了那无悔的青春祭。

缘起

2000年第一次采访男篮是去采访李楠,在以前的海逸酒店,男篮刚刚输给NBA大使队,一支背负着NBA名字的边缘人球队。以至于我在若干月后看到在马刺效力的千年替补斯科特,还觉得颇有些熟悉的感觉。

李楠和巴特尔住一屋,没有架子,一下子就说起了1996年做替补的辉煌和1997年做替补的憋闷。我很感谢他的感性,让我第一次采访国手就很顺利。李楠说:“佩顿往出卷,防我,一伸手就准备断我球,我一躲,那一下顺着我胳膊划下来,很明显的一道血道子,我当时就想,看着那么瘦,没想到啊劲儿这么大!”

这是1996年的感受,李楠明白了差距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之后他更加苦练,但没想到1997年他仍然是半决赛几乎没有太多上场时间的绝对替补。“输了韩国,到餐厅还没缓过来,自己坐那儿发呆,教练问我想什么呢,我说要我真上去了,还不定谁赢谁输呢。”这之后李楠的八一队位置越坐越稳,却没想到2000年他还是替补。

我同样没想到。我觉得那个赛季他的状态极好,但可惜教练不这样认为。于是在悉尼他一直没有得到首发机会。李楠除了外线投篮准备时间稍长外,真的是很少见的内外兼修球员。篮下晃动的小勾手,姚明也奈何不得;外线三分,八一打奥神时能得到59分,只是那时候我们都没想到后面的故事。

那时候也认识了姚明,只是那时还感受不到那颗能装下世界的心。他被斯科特撞开了下巴,对着电梯里的镜子照。奥运会之后他带着上海一年比一年打得好,和大郅对垒的最后一年,他在电梯里对我说:“你是那个雪碧选出来的解说员吧?”我说:“咱俩去年在海逸电梯里就见过啦!”

那之后经常会接到姚明的电话,交流刚刚结束的CBA比赛的看法,或者询问NBA的有关情况,事实上,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状态随时有着清醒认识和判断的球员,他执着而刻苦,凭借他的身高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及至CBA夺冠,及至NBA当中的每一天,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努力和态度,甚至使用各种自我要求的方法来逼迫自己进行高强度训练。我必须承认,他的努力方式比起中国的太多球员,已经算是变态级的残酷了。所以他取得如今的成就,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

当然还有大郅,那个时候正是他准备起程赴NBA的时候,他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外界的关注。其实那个时候让他前往更高水平的联赛已经是有点晚了,但他的天赋还是会让人心生遐想。那出色的脚步移动,那稳而准的外线投篮,他的父亲王维君是我在工体体校的篮球教练,那时候提起这个儿子,总是面露喜色。我从来也不曾想过,会成为他们比赛的评论员,和他们一起征战每一次大赛。

转合

李楠成了2004年男篮击败塞黑最闪亮最有突破的球员,他的三分球成为了姚明身边最有利的武器。即使他在2001年拿到CBA冠军后眼眶湿润,我也没有看到过他像那天般语无伦次:“我非常非常激动,真的,这是我很难忘的奥运经历,我没法忘……这场比赛,我就是非常非常激动。”

但是他没能参加2006年世锦赛,于是王仕鹏的三分成了此后很久都无法忘却的谈资,当然还有我的解说。李楠在家看着,听着,感叹每一次战术执行,每一个队友的技术发挥究竟是对是错。我想他应该多少心有不甘。

姚明已经成了世界级巨星,他没有错失任何一届世界级赛事,他甚至每次都要在出线的关键战拿下超高分和超高篮板,他有些累,但每次都蕴含希望。他总是希望能够有强有力的帮手出现,和他一起带着中国男篮走得更远。他在雅典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在札幌说:“我们能创造任何奇迹!”他就是这支球队的领袖,他就是这支球队的核心,他必须承担一切,他只能承担一切。

还有大郅,我们一别5年终于又看到了他灵动的脚步。对阵塞内加尔和斯洛文尼亚,他关键时刻的进攻让每一个人惊叹。尽管他已经不再年轻,但那种感觉就像原来一样,当他喊着:“大姚,他们要是投你就扑,我给你补!”姚明说:“我的感觉就像在沙漠里喝到第一口水一样。”

他们是雅典前八,日本前十六,他们在北京面对的是世界冠军和亚军,还有需要自我救赎的超级劲旅。他们都对前八满怀渴望。

尾声

当时钟渐渐向零靠近,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再见北京奥运,再见男篮四强,很遗憾我们没有走得更远。当目光轻轻对准出场口,受伤的王治郅向左走,疲劳的李楠向右走,留下姚明环顾场馆四周。这是大郅和李楠的最后一次奥运会,而姚明也可能无法前往伦敦。谢幕的手挥动,五棵松目送他们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新老交替永远是必然。但当王治郅出手如风拿下他奥运史上最高的21分时,当李楠为了救球一次次扑倒在地板上,你会明白31岁的王治郅和35岁的李楠已经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遗憾总是难免的,但他们已经用表现努力回避遗憾。你无法要求他们做得更多,无法让他们像年轻时那样无所畏惧。

老将们的谢幕,意味着全新的开始。无论姚明出征伦敦与否,中国男篮都要尝试着回到内外线攻守平衡的老路上。对抗力量的提高,攻防转换的把握,日常训练的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调节,似乎都要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但就算重新来过,又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对于一批技术特点已经定型的球员,如何能让他们再创高峰?还是就这样看着他们一路前行,到4年后的这个时候再作评析?现在我们很难找到答案,如同4年前我们不知道王治郅是否归来,外教将会把我们引向何方。4年前同样有人谢幕,同样有人离开,只是不如这次来得近而隆重。那么就只有等待,看又一个结果产生时,再随意想想现在。不用去想那无法投进的三分球,不用去想那无意义的犯规,不用去想那我们无法弥补的失误和身体对抗,这一次奥运就是对他们运动青春最好的见证。

是分手的时候/就让我们自由/回忆一幕幕就像一场电影/原来一直感动/电影终要结束结束难免痛苦/心中留下伤痕/就让这首歌萦绕在耳边

——张震岳《就让这首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