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系列之女篮:女篮起伏之后终进四强
(2008-08-19 17:19:38)
标签:
体育篮球女篮白俄罗斯队苗立杰中国 |
分类: HIP-BALL |
“这是我们命运的激战,不去管什么运气的安排,多年心中的情感,就成了梦想的期盼。”——女篮队歌《心中的彩虹》
8月19日的北京五棵松,苗立杰和陈楠领军的中国女篮面对她们职业生涯最大的机会,她们没有再犯和6年前同样的错误。是的,这并非这一代中国女篮第一次面对1/4决赛,但这样的舞台与对手是她们从未有过的机遇。2002年她们同样拥有如现在一样的机会,但那场1/4决赛成为被逆转的经典:曾经领先俄罗斯16分之多的中国女篮,被俄罗斯队以15分差距击败。
中国女篮的小组赛如前所愿,4胜1负完全是计划内的成绩。这让她们彻底避开澳俄两强,对阵实力并不强大的白俄罗斯队;一旦顺利胜出,她们将赢得自己生命中最为辉煌的成绩,同时取得与她们的前辈比肩的机会。
这支球队没有宋晓波、邱晨那样高大的多面手,可以随意穿越1984年的美国队防守;但却有苗立杰这样的世界级球员,6场比赛她场均拿下19.5分直杀得分榜第一,得分、助攻均进世界前五,各项命中率均进世界前十,罚球命中率世界第一;这支球队没有郑海霞一样的统治级中锋和李昕一样的全能分卫,可以将1992年的古巴队攻防完全控于股掌之间;但她们拥有成熟的陈楠,她是得分榜第三(16.2分),篮板第二(9.4个)和盖帽第三(1.8次),她在苗立杰身边制造的高位挡拆拥有足够的威慑力,因为她们两个都具备极强的进攻威胁。
现在她们能够凭借出色的防守让西班牙的进攻冲击力哑火;能够凭借速度和对抗让高大的捷克无计可施;能够以绝对优势彻底压制新西兰和马里,她们已经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自信和勇气,这有些像当年她们刚刚聚合,成为同一支球队的时候。那时她们可以和世界前三水平的巴西鏖战到最后一刻;那时她们可以让欧洲前三的南斯拉夫单节只得5分;那时她们可以从对手主场捧回16年没有拿到的亚运冠军,那时她们拥有的是灵秀和机敏,以及无所畏惧的信念。
但为何她们在两年前的世锦赛上只取得第12名的成绩,冲击前四的口号甚至几乎被当作一个笑柄?那就要问你是否还记得过去的6年,她们所经历的一切?
比赛中的顺利并不能代替伤病的痛苦,从第一批伤别女篮的叶莉、王玲、卢铭、陈丽莎开始,伤病成了对这支球队最为恶毒的诅咒。2001年亚锦赛最有价值球员胡晓桃、2002年世锦赛进步最快球员任蕾、2002年釜山亚运会决赛制胜球命中者陈鹭芸和最具潜力的双能卫袁靓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都遭遇到足以毁灭她们职业生涯的伤病。尽管前三位都幸运地得到了出征雅典的机会,但加上伤愈复出的叶莉和王玲,整支球队近一半球员都是带伤出征,这是信心和斗志无法改变的事实。
于是雅典成了这群姑娘的梦魇。她们一共只赢了两场球,一头一尾,对手都是亚洲球队。面对欧美的对抗和冲击,她们显得茫然而无助,连续大比分负于西班牙、捷克和美国让她们苦苦支撑,在被新西兰绝杀后她们的信心彻底崩盘。雅典之后主帅宫鲁鸣请辞,同样的一群人面对着一个外国主教练,她们不知道他能带来什么,而她们自己又要花多长时间来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人。在两种体系间经历痛苦磨合的中国女篮,甚至在世锦赛上连加拿大也击败不了,有人说她们变成了四不像,她们甚至没有辩驳的理由。
人们如此健忘,似乎已经忘记了在隋菲菲和苗立杰远赴君主城之时,凭借叶莉和陈楠,马赫曾经轻松地横扫亚洲,这正是球队改造的雏形阶段;2006年的低谷由叶莉因风湿再次伤别女篮开始,这诚然是一种遗憾。但人们应该明白,任何一支球队的改变都需要一个周期,也许一两月,也许三四年。这支球队的周期也许正是这般漫长,于是在北京,在五棵松,我们终于看到了她们重拾当年的自信,用压制住欧洲球队的对抗和依旧快速的运转,击败五个对手中的四个,而且其中三个和四年前相同。
和四年前相比,她们已经找到了领袖,而且是双核:内有陈楠、外有苗立杰。她们明确了打法、阵容和任务,她们不畏惧不躲避任何一个对手;而与六年前相比她们也许少了冲劲,但她们更明确该如何比赛。于是她们能面对最大的机会和利好。对阵白俄罗斯队,苗立杰14投10中砍下28分,而她的队友更加明白这一战的重要性:除苗立杰外的11人中8人得分,在陈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防守的时候,奥运前改打第六人的陈晓莉站了出来,8投5中拿到15分,每一个人都在为球队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用所有的力量,积蓄在梦想的赛场,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阳光。”这是那首歌的最后一句话,仅以此献给杀进前四的中国女篮,真的要和前辈比肩,她们还可以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