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系列之男篮:谁是中德生死战的关键人选?
(2008-08-16 09:40:23)
标签:
篮球体育王治郅男篮姚明中德 |
分类: HIP-BALL |
中德生死战即将在今天晚上8点打响,同为1胜2负的对阵双方队本场比赛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相对于此后的希腊男篮而言,德国队的弱点更为突出,因此比赛中关键球员的使用倍加重要。
我当然不会指姚明。在这样的大战关口,姚明的发挥永远是球队安身立命的基础。我们未必指望对阵安哥拉时的表现,因为德国确实不像安哥拉那般羸弱;但在国际篮联的环境下,姚明的篮下统治力要超出卡曼更多,拿下两双甚至“20+10”只是球队取胜计划内最优先最基础的第一步。德国负于西班牙赛后,我与德国主帅鲍曼闲聊,他坦诚地说:“防你们的姚明,我们光靠卡曼一个人防不住;真正要承担防守重任的是老将菲莫林。因为卡曼还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内线进攻。”
我必须承认,鲍曼的话十分中肯。球场上的任何人精力都是有限的,即使再具先天优势,也无法在攻守双方发挥同样百分百的力量。姚明不行,诺维茨基也不行。
姚明在国际赛场威慑力够大,但却并非无解球员。联防和区域夹击是消耗他体力、限制他作用的最有效办法,所以姚明必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节约体能,随时准备作战到最后一刻。这样的情况对诺维茨基同样存在,这个德国队明显的最强点是中国队能否取胜的关键。2002年世锦赛中国76-88德国输12分,巩晓彬、刘玉栋和杜锋三位大前锋合共只取1分,而诺维斯基一人拿下31分成为取胜功臣;2006年南京斯坦科维奇杯诺维斯基再次用27分率队82-73战胜中国男篮;2007年男篮欧洲热身赛,首场诺维斯基半场拿下17分就以88-55净胜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33分;而第二场在外线高水平发挥的基础上,男篮以71-76再次输球,诺维斯基上半场贡献15分,关键的终场前2分钟又是诺维斯基连拿5分,最终拿下30分击败中国队。
防守诺维茨基的任务自然交给易建联。在过去的三场比赛中,易建联对对方内线的限制和对篮板的保护成为中国内线的一道屏障,对位防守全看他第一时间能否限制诺维茨基。易建联甚至可以尝试攻击诺维茨基的防守作为试探,一旦对方无法限制阿联的作用,便可以长此坚持下去。
但诺维茨基不同于加索尔,德国队也不是西班牙。重视身体对抗和攻防转换节奏的慢而稳让诺维茨基的投突结合变得比NBA更为主动,因此易建联并非那个唯一的关键球员,或者说:他并不是那个最为关键的球员。
还能有谁?当然是王治郅。因为这是一场迟到了六年的对话。
忆昔当年全盛日。王治郅和诺维茨基双双落户达拉斯小牛,诺维茨基在与罗伯特-特雷勒交换之后迅速赶往小牛报道,而大郅则在八一再呆两年。两年让王治郅失去了再上层楼的锐气与动力,CBA二连冠后赶往达拉斯,他甚至没能在小牛队打满任何一个赛季。如果选秀完成就让他成行,也许他真的可以成为第二个诺维茨基。
没有也许的残酷,是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最大分水。大郅深入达拉斯时诺维茨基已成招牌球员之势,两人的对抗往往只能发生在训练之中。但诺维茨基分明在2006那个王治郅回归的年份里告诉我:“ZHIZHI比我准,那个时候我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有人这么准?现在看来只有一个词可以解释,就是天赋(TALENT)吧。”
那五年的事情毋庸赘述,王治郅再也没有与诺维茨基对话的机会。2002年的世锦赛如果大郅回到球队,很多事情都会不同;而在2006年钻石杯上王治郅与全队的磨合还未到熟稔,他身边的人和他一起打球的时间甚至超不过10场,你不能把这叫做融合,但你仍然看到了王治郅在对斯洛文尼亚最后关头的5分,那一别多年的灵动脚步。
所以在中德大战中,王治郅作为第六人上场,作用至关重要。他未必能像姚明那样取下高超的数据统计,也未必能像易建联一样展现出色的身体素质,但他在对阵西班牙时所体现的进攻技巧和扎实的脚步移动,将成为对阵德国最为重要的进攻武器。如果能用得分来削减诺维茨基的作用,也许真的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世界篮球发展到如此形势,攻防延续性更好的球队更有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替补出场的球员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战一触即发,看看我们是否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