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系列之一:美国队的内外反差

标签:
杂谈 |
中国男篮的大名单还剩最后三个人没有确定,但大洋彼岸的首场对手已经公布了12人终极名单。自梦之队开创职业队员参加世界级别比赛以来,美国队阵容中第二次只有1名身高2米10以上的内线球员,面对实力已经绝对提高的对手,他们能否在北京完成自己的夺金梦想已经被缀上了一个问号。
外线没有任何问题,这支美国队的外线几乎是自1994年世锦赛之后最好的一届:本赛季常规赛MVP;1994年之后至今NBA最好的控卫;2006年总决赛MVP;本赛季场均贡献“30+6+6”的全能王;本赛季集抢断王和助攻王于一身的控卫;美国队自巴克利之后身体对抗最强且投篮最能力最突出的前锋;2007年美洲杯最效率最高的投手;本赛季攻击效率最强的控卫以及防守意识可排联盟前三的小前锋。我不用报出他们的名字,写下他们的特点就能让熟悉NBA的你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没有问题。你尽可以回想帕帕卢卡斯如何随意地爆掉2006年的克里斯-保罗;抑或德隆-威廉姆斯如何在美洲杯当中碌碌无为,但是经过又一年的征战,年轻人们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进步。也许你还是会从他们的表现中看到问题,但你无法否认他们的进步。而且他们还都是替补,攻守更为狠辣的科比和已经经受两次国际大赛洗礼的詹姆斯和安东尼站在先发的位置上,身边还有老当益壮的基德。比卢普斯没能来的确可惜,但他在去年美洲杯上的表现说明:如果没有投篮,他在国家队似乎就没有任何亮点;巴蒂尔没来也很可惜,但普林斯的执行力不会比巴蒂尔差,而他的突破和主动进攻意识应该要比杜克优等生灵活一些。
强调防守和快攻反击的美国队不会像2004年那样,让波多黎各的“三A”箭头的速度冲得七零八落;或者在第四节被阿根廷凶悍地打出反攻;这群外线的速度不逊于艾弗森或者马布里,但他们的身体更强壮,特点更鲜明。
所以他们需要更强大的内线支持:我对霍华德的内线统治力没有任何质疑,但邓肯、加内特甚至钱德勒或者韦斯特,恐怕都会比波什和布泽尔的内线攻防威慑力强。美国队的名单当中只有霍华德一个纯中锋,波什的特点更适合大前锋,而布泽尔根本无法在中锋位置上帮助球队。如果再多看一些:霍华德面对联防容易陷入犯规危机,而且罚球不准;波什上次进内线谁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起码季后赛对阵魔术时几乎没有;而布泽尔,他的进攻技巧让观者惊为天人,但他的防守,你知道兰德里也可以一对一攻他……
即使乔丹、魔术师、巴克利等一群风流人物能够轻松写意地展现能力;也需要尤因、罗宾逊、马龙这样不解风情的内线;以奥尼尔为内线核心的1994、1996美国队自不必说;2000年加内特身边还有巅峰时期的麦克戴斯和贝克;到了2002年你已经看到大本和小奥在阿根廷人和塞黑人面前的疲软会给美国队带来灭顶之灾;2004年在圣地亚哥和贾夫托卡斯的轮番冲击下,斯塔达迈尔、奥卡福和布泽尔似乎有些晕头转向,而邓肯,他那年实在缺乏休息时间。
所以在拥有了如此众多的外线好手之后,美国队内外线的差距凸现得愈加明显。一旦高质量联防再次祭出,让突破和内线移动无法顺畅进行,难道美国队真要靠赌三分命中率来完成阵地进攻么?想想1994年世锦赛时那支美国队,老K教练的任务确实够重。
但对于球迷而言,我们现在可以保证美国队所参与的比赛观赏性。这样的阵容,表明了老K教练对于快攻和攻击性防守的实施态度和决心;再想想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干人等,你会明白你必须做好准备,否则有可能一眨眼便落下一次快攻。
电光石火般的快攻和缺乏延续性的内线发挥,你只能同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