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迪如何训练中国门生“无兄弟 不篮球”(2)

(2008-03-20 12:12:46)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杂谈

分类: HIP-BALL
 麦迪身穿一套深色的adidas训练服,侧面卷着金边,衣领上也是金色的花纹。他不会换上球衣,因为他这天的身份不是球员,而是六个中国篮球少年的教练。
  “你们都明白球场上的兄弟情,而今天,我们是一家人,”麦迪拿出教练的派头,“兄弟间的情谊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是如此,对你们来说也该如此。我们打球,要像一个团队,要像一家人,要像一帮兄弟。我们要相互帮助,不光在球场上,场外也是一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麦迪的私人球馆没有丰田中心那么大,但照样“五脏俱全”。麦迪先把小伙子们带到力量房,这里的墙上张贴着世界各地球迷和媒体赠送给他的纪念品,他在这里享受荣耀,也在这里挥汗如雨。“在球场上,你们都知道应该全情投入,但是在场下,你们也有各自的责任,那是到力量房,把自己练得更强壮,”麦指导再次训话。
  麦迪首先让球员们使用的器械,是用来练习腿部力量的,人平躺着,用双脚“举重”。麦迪说:“这有助于提升你们的弹跳和奔跑能力。”
  麦指导很快学会了用中文说“下”,但“上”似乎就没那么简单。“下,and up,”麦迪嘴里一边说,手上一边比划。小伙子们来劲了,七嘴八舌地“下”、“上”了半天,竟也让麦迪把“上”说得比“下”还字正腔圆。学会了口令,麦指导收起笑容,开始指挥躺在训练器材上的李昂迪:“下——上!下——上!”
  第二项练习只需用到一个篮球。麦迪让王政左手撑住球,右手撑在地板上,做一个俯卧撑。王政做完抬头,就听麦指导下令道:“让球滚过去,换一只手。”就这样,左手换右手,右手再换左手,做完一个换一次手。王政坚持着,麦指导也没歇着:“继续,继续,不要停!”后来,麦迪甚至俯下身子,在王政耳边大叫:“这正是你该做的,孩子,这正是你该做的。再来一个!很好,再来一个!”直到王政撑不住趴倒在地上,麦指导才笑嘻嘻地闪开,随即带头鼓起掌来。
  “这些就是你们在场下要做的,明白了吗?好,我们走。”麦迪双手一拍,领着小伙子们又回到球场上。“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原则,”麦迪说,“它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加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就是——你们应该弄清楚自己的角色。”
  身高和麦迪差不多的张乐提问:“我作为一个中锋,在场上如何更好地要位?”别看麦迪自己不打中锋,听到这个问题,他竟没有半点犹豫,转身答道:“这里有种练习对你很有用。”麦迪拿着球来到篮筐正下方,往左跨一步,嘴里念念有词:“横向滑步,(双手持球)触碰篮板;再滑步,再碰篮板。明白了吗?”
  一旁的队长王梓辰又提问:“我想知道,怎样提高我的爆发力?”麦指导很快拿出一副橡胶“镣铐”,把两头分别拴在王梓辰的两只脚上,中间是可以伸缩的橡胶带,要迈步,需要花比平时大得多的力气。麦迪一边指示王梓辰迈步,一边告诉大伙儿:“这个可以让你更具爆发力,也能让你拥有足以摆脱防守球员的突破第一步。”众所周知,迅猛的突破第一步,正是昔日帮助麦迪登上得分王宝座的“必杀技”。
  麦指导也懂“因材施教”,不同位置的人,他给安排的练习重点也不同。对锋卫摇摆人王想,他安排的就是一种名叫“21”的投篮练习——那是让王想在篮筐正面不停地做折返跑,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接球投篮,要连续投中21球才能结束。
  或许六人之中,王想最能体会麦指导的“两面性”。麦迪有严厉的一面——王想练“21”练到后来,体力跟不上,速度也慢了来,麦指导就冲王想大喊:“别散步,快一点!”麦迪也有和蔼的一面——王想每投中一个,麦迪就会挥拳庆祝一下,并且大声为王想计数,告诉他:“19个了,好样的!”
  练习终于结束,小伙子们个个喘着粗气,但麦指导微笑着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断绝了抱怨的念头。麦迪说:“不是那么容易吧?这是我每天训练都要做的,每天都要完成这些练习。”
  训练过后,总该检验成果。敌人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那便是AAU(美国业余运动联盟)休斯敦赛区的少年组冠军——几个健壮的黑人小伙儿。“你们准备好了吗?”麦指导问。“准备好了,”沈阳二中的球员们答。
  怎样击败强大的对手?中国的小伙子们有些迷茫。麦迪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但麦迪只是拿着个球站在场边,这一次,他不会从天而降,扮演场上的救世主。
  “传球!传球!”“掩护啊!”“是谁防角落里那个人的?”“你们得互相帮助!”麦迪在场边大声喊叫。可场上的中国小伙子并没有充分领会麦指导的精神,有些各自为战,似乎人人都想在麦迪面前再现“35秒13分”的神奇。在一次进攻时,王想从后场持球直冲篮下,却被高高跃起的黑人小伙盖出底线。
  “暂停!暂停!”麦指导有些不高兴了,他把小伙子们叫到一起,认真地说:“你们应该打得更聪明一些!要让队友得到无人防守的投篮机会,就要给队友做掩护。也许你自己没法投篮,但你可以为队友创造投篮机会。”
  “无兄弟,不篮球!”沈阳二中的小伙子们重新回到场上,竟像换了支球队一般。“掩护!掩护!”麦迪仍在场边大叫。不同的是,现在场上的球员们都照做了。慢慢地,笑容回到麦迪脸上,他的叫喊声少了,掌声却多起来。
  比赛结束后,麦迪拿过一个篮球,让六名球员都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且用一个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当天的收获。有人写的是“速度”,有人写的是“勤奋”,有人写的是“认真”,还有人写下了“兄弟”二字。麦迪把球递给王梓辰,说:“队长,好好留着这个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