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国新春佳节到来的时候,姚明和易建联是否还会如此站在你我的眼前,他们所带来的开场是否会比今天更加塌实?在易建联之前,姚明已经3年没有在NBA的赛场上看到过自己的国家队队友;在姚明之前,易建联已经用迅速的适应过程来证明自己的进步。
如果抛开这两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球员,这是火箭第一场对东部球队的比赛,调整是球队的主旨;这是雄鹿第一场对西部球队的比赛,德州的恐怖三角是他们艰苦的开始。姚明和易建联只需要满足球队的需要就已经足够;但是对于中国球迷,绝对不会有如此简单。
我总认为任何人都会对场外过多的关注产生反应,反应的程度和调整的速度视个人的能力而定。姚易开场手风都不顺,姚明开场6中1,还有直接扣飞的情况出现;阿联三投不中,还让巴蒂尔证明了一下自己的防守能力。如果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两位中国球员是主角,那么由于两人慢热的表现,“抢戏者”们开始先声夺人也就不足为怪。
邦齐-威尔斯全场18分7个篮板,上半场第一次轮换就显示了自己微波炉一样的适应速度,连续的冲击让雄鹿顾此失彼。即使在雄鹿追到只有3分时,威尔斯还是凭借自己出色的低位单打能力重新拉开了比分;火箭的领袖麦迪尽管上半场中规中矩,但下半场再次凸显稳定军心的能力,21分7个篮板8次助攻,第四节还剩3分半时的三分球让比赛彻底失去了悬念。而迈克尔-里德的冲击速度和出手速度还是像他在美洲杯一样让人难以判断,全场26分7个篮板4次助攻还是成全了他雄鹿第一得分手的地位,但22中8的命中率却还是让他的进攻选择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莫小威表现不能不说全面,10分9个篮板9次助攻很像他上赛季开局的神勇,可惜在关键时刻莫小威还是攻多于传,让雄鹿始终无法把比分真正追平。
但既然是大戏,就一定要主角发挥。如同行军用兵,主将对拼才是战斗的焦点。在经历了半场的适应期后,姚明和易建联弓上弦刀出鞘,比赛渐入佳境。姚明用自己的适应速度证明了全明星中锋的能力,开场的6投1中直升到15中7,全场28分10个篮板3次助攻的成绩再次占据火箭得分榜首,当火箭进入拉锯战的过程,姚明一直是进攻的第一选择,无论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姚明都能从连续失误的状态中自己找到感觉,高位跳投命中让博加特、加祖里奇、鲁芬无计可施;而易建联的反击速度已经如火箭一般,除了里德配合的一次空中接力之外,易建联必须适应的是雄鹿缺乏流畅配合和合理支配球的场面。莫小威难得传球;里德不想多传;博加特只恨机会少,梅森的眼里只有低位和篮筐。易建联想要机会,只能自己去抢,找篮板要,找防守要。阿联的成功防守让自己的机会开始变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机会只有被把握住才能称之为机会。开场的4投1中之后是惊人的7投6中。无论是前场抢得篮板之后直接冲击扣篮;还是两个大号三分对火箭外线防守的冲击,都证明易建联的进攻正在变得更加自信而合理。19分9个篮板,只差一丝一毫的“20+10”已经证明了易建联的未来充满足够的希望,只看他自己的进步速度是否能够更快。
2008年2月3日,姚明和易建联将再次相会在布拉德利中心,希望他们还能保持今天的状态,继续又一个完美的"中国日"。写到这里本要收笔,蓦地想起了曾经的大郅,如果被选中的时候能够成行,他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