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影评/乐评 |
分类: 随想随感 |
(10月30日)关于灵异片一直是我所避之不及的范畴,几乎熟悉的人全部知道。一是胆子不大,二是兴趣不大。但一般没有勇气在人面前承认这两项弱点的我还是要编出一些相关的理由来否定各色各样的灵异片:例如剧情不健康、场面太龌龊、抑或桥段太血腥,当然最大的理由还是:灵异片的演员根本没有演技可言。在看过《魔界契约》(The Covenan+)之后,再次坚定了本人的想法。
片子的立意本就比较守旧:四名因数百年家族遗传而天生拥有特异能力的年轻人,在一次学生死亡事件发生之后,必须打破几个家族几百年来的秘密契约,及时阻止邪恶力量被释放到地球,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彼此化解猜忌与歧见团结在一起。从剧中四个年轻人的亮相到最后卡莱布与大反派的终极决战,灵异片已经和科幻片混搭在一起了。你既可以看到校园版的《神奇四侠》,但并非四个人都有与其他三人不同的过人之能;你也可以看到成人版的《哈利-波特》,但情节的诡异已经没有什么可爱可言。这让人几乎忘记了主人公和配角们的存在。
《魔界契约》的确不需要演技,先看看导演便能猜出个端倪。雷尼-哈林并非没有此类影片的拍摄天赋:《深海狂鲨》、《特工狂花》、《虎胆龙威II》都设计得有模有样。但是《割喉岛》使其大败亏输,于是化身为电影界靠吃山空的二混子,继而和史泰龙的那部《生死极速》成为不折不扣的烂片,甚至连山空也吃不得了。通过其经历不难看出:起伏大是哈林作品的特点,所以观众无法在这部《魔界契约》当中咀嚼消化年轻偶像派们的演技,几乎是还未来得及琢磨就已经跳到下一个单元了,而两单元交替出现在影片中有过多次,基本对主题都是重复点题的作用,有累赘之嫌。所以在《超人学校》中有过不错表现的斯特莱特在本集中经常扮演街机版游戏《快打旋风》的角色,一个接一个的动感光波和暗黑势力打得十分起劲,让我看得十分乏味。而在《高空蛇难》中露了那么一小脸的泰勒-凯茨基本没有什么亮点。我就只能把这片子当成美国科幻版的《流星花园》凑合忍忍了。
以一推百不难发现:由于人们的观赏习惯,灵异片被重视的更多在于灵异桥段是否足够出奇制胜;是否能让人惊悚或者意外来得突然而又难测。所以一旦灵异片与惊悚片、恐怖片挂钩,多少还有那么些可看度;但如果和科幻片联盟,基本就可以进入科技扫盲班教材的路数了。《人工智能》、《午夜凶铃》等观众熟悉的灵异、惊悚、恐怖影片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也正是因为情节胜出,其中人物的出彩表演,真是很难让人记忆犹新。
但如果就此武断地说灵异片中演员就没有演技也不尽然。库布里克的《闪灵》就被杰克-尼科尔森和丹尼-劳埃德诠释地完美无暇。尼科尔森所饰演的变态作家入木三分,让人浑身战栗却更显鲜活。即使是原著者史蒂芬-金,估计也会在看到影片时对演员的演技感到百分百的满意。
看来,灵异片未必不考演技,考的是那些演技优异的戏骨们;但戏骨们可以走的戏路很宽,而大多数演技并不出众的演员只能去演灵异片了。这样起码观众骂也是骂本子烂,演技根本没记住,还骂什么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