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HIP-BALL |

我们现在讨论姚明是否适合火箭队,多少有些讽刺的味道。因为在2002年他被休斯敦选中时完全被作为球队复兴的根基来对待,到现在为止的5年期间,火箭队确实也因为姚明的存在进行了换血式的更替。但由于现在阵容的形成,以及联盟环境的改变,我们必须要分析姚明在火箭的利与弊。
在姚明初至休斯敦时,火箭已经在低谷中徘徊两年左右。而西部内线以鲨鱼领军湖人为首,辅以一众优秀铁血大前锋,几乎定下联盟强队定律:得内线者得天下。邓肯协同罗宾逊霸住圣安东尼奥;加内特则在明尼苏达呼啸一时;韦伯在萨克拉门托忠实执行快打旋风;格兰特和华莱士在波特兰内外兼修;诺维茨基也已在达拉斯撑起一方天地。这让对内线一直情有独钟的火箭自然寝食难安,姚明的出现让抽中状元签的火箭大喜过望也就不足为怪。
当时对姚明颇感兴趣的本不是火箭,而是公牛和尼克斯。公牛被埃迪·科里的心脏病折腾得难以忍耐,尼克斯则一直无法填补传奇中锋尤因离去的空白。火箭从胖子克劳斯和眼镜雷登手中抢得状元签让两人大失所望,由于工作状态原因分别在此后相继离职。两队新老总上任都将球队风格确定为速度与投篮,与超级内线再无关系。
而火箭抢得姚明之前本是如此风格,弗朗西斯+莫布里的后场无限开火权已经成为球队习惯,改变确实难度太大。又兼一众前锋性喜投篮,汤帅很难正本清源。而一旦姚明入队,球队虽不能立刻以他为核心,却也不能对内线竖立的2米26的高度视而不见。因此姚明第一个赛季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火箭打法却饱受诟病。快慢无章,进攻方面体现最为明显,阵地进攻与快攻衔接较差,导致攻转守节奏拖沓,防守质量不敢恭维。姚明首赛季13.5分8.2个篮板,现在看来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更重要的问题是火箭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节奏,从而在与太阳的季后赛席位争夺战中败阵。
此后连续两个赛季火箭都闯入了季后赛,但这并不能掩盖在联盟环境改变之下姚明对火箭阵容适应的问题。03-04赛季姚明季后赛在磨合中几乎失落了自己,比常规赛少得2.5分2个篮板。相比之下OK组合显然让奥胖在内线如鱼得水,而姚明由于身体原因疲劳状态经常出现过早,让火箭经常顾此失彼。这一次季后赛也彻底导致火箭换阵思想确定,依然以姚明为根基进行大动。
04-05赛季高大的麦迪和擅长中投的霍二叔来到火箭之后,阵容不适的情况更加明显。麦迪在按传统规矩礼让姚明后发现势头不对,迅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而姚明在新搭档逐渐熟稔之后,也开始展现自己苦练后的成果,常规赛的胜利几乎带给火箭充足的自信,球队却在对小牛季后赛的第7战找不到领袖了。
实际上姚明作用的问题在那一次就已经显露:他身高力量相对突出,却不具备持之以恒的高速来回;他训练刻苦执着,却很难连续形成对对方内线极大杀伤;他篮球智商很高,却受制于场上条件的制约。而在04-05赛季之后,联盟跑轰球队增多,提速势在必行,当姚明一次又一次疲惫地奔跑在球场两端时,他的优势几乎被消耗殆尽。于是到了本赛季季后赛,媒体对姚明的负面声音持续增大。
客观地讲姚明的确是每赛季都在进步,他的常规赛场均得分从开始的13.5增张到本季的25分;季后赛得分也由03-04赛季的15分增长到本季的25.1分。季后赛场均拿下“25+10”不算太难。但必须承认的是个人的进步并不能抵御联盟环境的变化,在小球风彻底开始侵袭季后赛时,姚明的确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火箭为对垒西部其他强队,拉来了更多善投善守的外线球员,但这只解决了姚明遭遇包夹的问题,但却派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有了这么多同类的外线,火箭岂不是可以执行小球战术?这就如同姚明伤停时麦迪率火箭疯狂取胜,让人几乎忘记了姚明的存在。
姚明不可能无用,但在如今联盟中如何能更好的使用?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中投、脚步和分球意识究竟在何种状态下能够发挥?以范甘迪的执教恐怕很难再有更大突破,在火箭的出路也会更加艰难。一旦2010年之前不能夺冠,姚明与火箭之缘恐怕也只能满心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