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平安夜,还是像往常一样上自习,回来后看了一下博客,博友小天狼星写的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让我很有感触,于是,在网上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没有眼泪,只有遗憾,感觉自己好像柯景腾,而沈佳宜,也曾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怀念逝去的青春,怀念曾经美好的爱情,想念,那些年我曾认识的女孩们。
本来昨晚写了点东西,后来放到了私密博文中,那些东西,还是让我一个人慢慢品味吧。
说实话,从电影来说,确实不咋地,但唯一可以称颂的只有故事,整个故事吸引了我,让我可以忽视许多东西。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能在马来西亚被当成限制级别的影片,与片中时刻不在的“打手枪”功不可没。实话实说,那个时候的男生“打手枪”其实很正常,可上课打,家里有人打,全宿舍一起打,实在有些过了,而且柯景腾和他老爸在家光屁股的场景,也的确很有意思。按说原小说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难道作者在家也这样?只能说,他们一家思想很开化。
最让我感触的,是沈佳宜高考成绩欠佳后,等待柯景腾安慰的那场戏,我一直等柯景腾能把沈佳宜抱住,任他在自己肩膀上哭泣的情节,可惜,始终没见到,看得我很着急。这个情景,我曾经遇到过,而我做到了,只是抱着。
最让我遗憾的,是两个人圣诞节放孔明灯,沈佳宜始终没有等到柯景腾的表白,可以说这是柯景腾的遗憾,也是我的遗憾,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说出那句话,毕竟,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孩,成为别人的女朋友,是最大的痛。
至于地震的桥段,我始终觉得是为我写的,汶川地震时,我一直给她打电话,直到听到她的声音,我才安心,因为那一段,真的深有同感。
最后,用片中那句话结尾:“you are the apple in my eye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