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打的李仁港,流水的主角,永恒的头盔

(2011-12-03 12:27:09)
标签:

鸿门宴

传奇

头盔

娱乐

    本来很期待《鸿门宴》,一看片头,原来这仨字后面跟着俩字,“传奇”,哦,明白了,既然都“传奇”了,那就意味着历史就像个处女,导演想怎么玩怎么玩,只要结局不是项羽把刘邦KO了就行了。
   于是,很平静的看完了,不过还是想写点什么。
  
   在豆瓣评分,我给了四星,一星给张涵予,一星给黄秋生,一星给黎明脑袋上那顶头盔,还有一颗星,给那个锦囊。
   说实话,看完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黎明脑袋上的那顶头盔,从见龙卸甲的赵云脑袋上,穿越到明朝的锦衣卫青龙头上,现在又带在了刘邦脑袋上,上下两千年遨游,很有喜感。
   这也没什么,只能说李仁港对这顶帽子有特别兴趣,就像冯小刚一拍电影就想到葛优,刘猛部部电视剧都那么几个人,可以理解。
   好吧,说了这么多,该入正题了。
  
   一、关于鸿门宴
   看别人的评论,说鸿门宴上什么菜,那不重要,历史上刘邦差点连命都搁在鸿门了,还会记起吃了什么?
   所以,李仁港压根没打算给双方吃点好的,别说菜了,连酒都不给喝,整部电影,刘邦和手下就吃了两顿面条,貌似还是白水面,太寒碜了,不过看陈小春吃的蛮香的,八成片场实在饿得可以,直接当午饭了,同情加理解。
  
   二、两大黄金配角
   说实话,与其说主角是刘邦和项羽,这部电影里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张良和范增。特别是两个人把饭局变成了棋局,基本成了二人转。
   先说张涵予,有人说他演的像宋江,其实我觉得他演的就是自己,因为你怎么看,他都是张涵予,除非像《十月围城》那样,直接来个大变脸,完全是孙中山,压根看不出来是张涵予。但是,张涵予演的真是好,基本算是第一主角。
   再来说说黄秋生的范增,的确很有宗师风范,鸿门宴的对弈完全就是他的风采展示。尤其是那个中文配音,实在飘渺啊,差点让我笑喷了,黄秋生那个须发飘逸的感觉,让我看到了黄药师的影子。
   而最后范增给项羽那个锦囊,却也留了些遗憾,这也是我给锦囊一颗星的原因。
  
   三、关于三个主角
   看评论,说黎明和刘亦菲基本就是面无表情的演完了整部戏,貌似面瘫,不过我觉得,面无表情,也比哭的跟笑一样,将就着看吧,只要不影响心情就行了。
   至于冯绍峰,其实几年前就看他演的《爱情密码》,然后就又没消息了,直到这个《宫》,他火了。不过我有个疑问,为啥八阿哥火了,四阿哥却没人理呢?
  
   四、关于樊哙
   个人觉得,陈小春的身板貌似不适合演樊哙,那个演夏侯渊的倒是蛮合适的。看史记,樊哙是刘邦的司机兼保镖,尤其是鸿门宴,因为他的闯进来,改变了整个鸿门宴的过程,特别是一口气吃了个猪后腿,豪气冲天。
   可能是估计以陈小春的肚量,给他个猪后腿啃,的确有点为难,所以改啃自己的手指头了。
  
   五、关于历史上的“汉初三杰”
   所谓的“汉初三杰”,就是张良,萧何及韩信。
   韩信的确是个优秀将领,只是这个人心机太重,野心也不小,这一点无论是萧何,还是刘邦,都看出来了,但战时却无法拒绝这样的人才,到了汉朝建立后,韩信逐渐失去了信任,也成了最早被杀的功臣。
   萧何,其实刘邦打天下时,他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外有韩信作战,而坐镇指挥的又有张良,萧何实际上就是个管内勤的。不过,汉朝建立后,萧何的作用便开始发挥了,成了大汉宰相,开创了汉初盛世。
   至于张良,作为韩国贵族,他一生都志在推翻秦朝统治,甚至刺杀始皇,而他的军事和管理才能也在追随刘邦征战的过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史记关于张良的记载,在汉朝建立后基本就没有了,个人以为,这可能是由于他的治国理念和刘邦不同,在无法实现自己理念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隐退。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