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6号,其他的和我没关系,这几天地震又开始频繁,可就是感觉不到,也没心思感觉。
从7月25号开始,会计的二轮复习,已经走过了12天,终于,留下《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合并》三章外,其余的24章,在我不紧不慢的进度中,艰难的啃下了。
的确好艰难,从上周末开始,我基本上就围绕着注会课本转,书中深奥的内容让我有点吃不消,而买的习题集,做的我是头晕脑涨,越到后面,题量越大,光一个计算题,题本身就占了半页纸,别说做了,光看,都看的我眼花缭乱。一个题做下来,半个小时就过去了,而本子更是用了5、6页,太费劲了。
今天晚上,终于看完了最后一章《每股收益》,本来按计划是要开始完成这一章的习题,可突然感觉好累,做了两道选择题就把笔往桌子上一扔,实在不想做了。
这也许就是到了心理最疲劳的时期了,从7月12号开始,每天都在为注会忙碌着,转眼就一个月了,经济法和会计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两边倒。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注册会计师考试之难,它的难不是在考试内容,而是考试之前的复习生活,那是一段煎熬,内心的疲劳在这种煎熬中逐渐被放大。
这种感觉,只有在高三准备高考时体验过,记得2006年3、4月份,是我疲劳期最强烈的时期,那段时间脾气很暴躁,甚至和学校图书馆老师发生强烈冲突,要不是我的学习好,有班主任保护,我早被送到教务处了。可那段时间的复习成果也非常明显。在4月的模拟考试中,我成了班级第二和年级第二的双份“千年老二”,而从此,我就一直成为了“前年老二”,直到高考成绩出来,我依然是年级第二。
没办法,得坚持,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一直继续,不会放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