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飘过那忧郁的眼神
题记:仅以此文,在哥哥离去四周年之际,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表达对这位随风而逝的巨星的个人感悟。
2003年之前,准确说是2003年4月2号以前,我不知道谁是张国荣。那时的我对香港娱乐圈的印象只停留在“四大天王”身上,其他人可以说只见其影,不知其名。
尽管当时我已经看过他主演的许多部电影,比如《纵横四海》里那个绝世神偷,《霸王别姬》里那个为爱困扰的陈蝶衣,《英雄本色2》里那个殉职的警察,可我并不知道电影中那个眼神略显忧郁的帅气男人叫张国荣。
2003年是我记忆中事情最多的一年,“非典”爆发,伊战打响,参加中考,许多一辈子都难得一遇的事情凑到了一起。
记得4月2号是星期三,那天早上上学之前,我匆匆拿起当天的报纸准备浏览一下,却被一版一个醒目的黑色标题震住了:“香港巨星张国荣愚人节跳楼自杀。”底下配了一张他的照片。原来他就是张国荣!他,死了!?
随着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我才对这位陨落的巨星有了些了解。
他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对爱的追寻一直无法得到结果;
他的演艺生涯经历了高峰和低谷,起落之间给人无尽感慨;
而他的身心在巨大的压力下已显疲惫,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很难表达那段时间的感受,我并不是他的“粉丝”,甚至并不喜欢他的风格,那种有点阴郁的样子,我的一个同学曾说过:“看张国荣演戏,隐隐中有些害怕。”
后来又看过他演的《异度空间》,在联系他演过的《霸王别姬》,我忽然感觉,张国荣简直是两个主人公的结合体。特别是他对陈蝶衣的演绎,现在看来,我甚至觉得那是他在演自己,最后蝶衣倒下时那个华美的转身,似乎是对2003年愚人节张国荣随风而去的预兆。
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就是在哥哥离去后,我曾在一篇作文里这么写到: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可贵的,纵使生活中有千般不如意,只要还有一丝挽回的可能,就不应该选择极端方式结束自我。那样,不但是对自己的亵渎,也是在伤害身边至亲至爱的人。当哥哥飞起的那一刻,生命已不再属于他,他解脱了,留给活着的,喜欢他的人却是无尽的悲痛。他走的值吗?我无法解说,只愿生者保重。”
时间过的真快,四年过去了,而那些哥哥的“粉丝”却没有忘记他,这也许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哥哥走了,像风一样飘去。留下了风中那一丝忧郁的眼神,看着,看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