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的力量
前几天,香港特首选举尘埃落定,不出所料,曾荫权顺利通过选举,成为香港第二任特首。
这也许就是投票所能达到的目的:让有德之人通过选民的选举走上前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其实,投票不光有选举的功能,在历史上,许多次投票都留下了其重要的一笔。
最早的公开选举
几千年前,在古希腊的重要城邦雅典,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专制,相比于同时代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他们的民主程度应该是很高的。特别是他们关于政府工作人员的选举。
那时的雅典政府规定,凡是生长在雅典的男性市民,只要是自由之身,年龄在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任何不良记录,都有资格参与政府工作人员的选举。
而他们的选举方式也很特别,选举当天,在候选人陈述完自己的选举要求后,投票就开始了。选票就是两样:黄豆和黑豆。黄豆代表同意,黑豆代表反对。
而参与投票的人,只有候选人自己。他们得从装有两中豆子的封闭箱子中自行摸取,当然旁边有监督人员。这就得看你的运气,摸出是黑豆,只好走人;如果是黄豆,就会顺利当选。
这种选举虽然有意思,但偶然性太大,早被淘汰了,可它所传递的民主思想却是值得学习的。
最费力的投票
法国大革命前期,由于法国路易十六的通敌卖国,导致法国反击外敌入侵的战争打的十分艰苦。但不屈的法国人民还是战胜各种困难,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而暂时安定下来的法国人民开始对这位国王进行法律审判,有罪是不必说的,但在是否判处死刑的问题上,各派意见分歧很大。于是,在执政的吉伦特派主持下,就是否处以路易十六死刑进行全民公投。
这次投票相当费劲,几轮的投票,无论是赞成的,反对的,还是弃权的,恰好都各占三分之一。直到最后一轮的最终投票过后,赞成执行死刑的才以一票的优势力压反对派,将路易十六推上了断头台。
我想,只有在铡刀落下的那一刻,无论是哪一派,都会深深的出一口气:实在太累了。
最有历史意义的投票
二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太平洋战区就组织起了远东国际战犯法庭,开始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二战罪魁祸首进行正义的审判,也就是“东京审判”。
在十一名主审法官中,包括了中国著名大法官梅汝璈,可令人惊异的是,在11名主审法官里,竟有一半人不同意对七名甲级战犯使用死刑。
由于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梅汝敖据理力争,对其他10名法官进行了斡旋,以期望他们能投出的那一票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类。
最终的投票结果出来了,6:5,赞成死刑的人以一票的优势胜出,而那七个罪大恶极的刽子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很感谢那五个投了赞成票的法官(梅大法官自不必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宣告了法律的公正和人类的正义,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实的投票情况,但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谢他们的。
至今未被证实的投票
老一辈的西安人都对一件事耿耿于怀,那就是中国的首都选址。
据说,新中国成立前,中央政府专门就国家的首都问题进行过商议,结果不少人倾向于西安,当然也有支持北京的。
既然无法讨论出来,那就只好投票,而投票的结果是西安以一票之差败给北京,与首都擦肩而过。
当然,以上都是听老人的说的,尚未被证实,写在这里仅供娱乐。
的确,投票是严肃的,但投票也会充满不少变数,而这些变数也为投票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成为历史的注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