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明天都不会早起的!能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机会不多,何况今天又是周末。。。。。。没有工作的日子,如果想开的话,把身边的琐事、杂事抛在脑后你可以日日周末不是吗。生活依然继续,体重也减不哪儿去。。。。。。当然放下是需要有超凡的境界和勇气的。接着聊看书的感受吧。。。。。。。书里的至理名言多不胜数,大师很智慧并且诙谐的语言,让人对生死有了更广义的认知。“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读此书给我的感受如同陶先生的这句话。真的很多时候是在微笑的看,并会不自觉的念出声儿来,开始有愿望一口气读下去。。。。。其中有一段通俗的不能在通俗,但绝对是我们不愿承认的,更不愿如此这般的。。。“藏语称身体为lu,意思是「留下来的东西」,像行李一样。每次在我们说lu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我们只是旅客而已,暂时住在此生和此身,因此西藏人并不以全部时间改善外在环境,让心分散。如果他们够吃、够穿、有屋住,就满足了。如果我们像目前这样继续下去,埋头苦干追求物欲,就会让我们失去人生的目标,六神无主。旅客住进旅馆之后,如果他们神智正常的话,他们会重新装潢房间吗?我很欢喜贝珠仁波切(PatrulRinpoche)这段开示:
记得老母牛的榜样,
它安于睡在谷仓里。
你总得吃、睡、拉……
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事……
此外,其他就不干你的事了。”
有意思吧。。。。好啦,继续连载吧!
第二章 无常
。。。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庄子至乐篇》一个人诞生,他的烦恼跟着一起诞生。有些人活得越久,会变得越愚蠢,因为他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有些人一生都在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这种观念使得他无法活在当下。
。。。
我很喜欢一个古老的西藏故事,称为「赛月童子的父亲」。有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在拼死拼活的工作之后,好不容易存了一袋子的谷物,非常得意。回家以后,就用绳子把袋子悬吊在屋梁上,以防老鼠和盗贼。把谷物吊好后,当天晚上就睡在袋子下守护,他的心开始驰骋了起来:「如果我能够把谷物零售,就可以赚一笔钱。赚了钱就可以买更多的谷物,然后再卖出去,不久就可以发财,受到人人的肯定。很多女孩子就会来追我,我将讨一个漂亮的老婆,不久就会有小孩……他必然是一个男孩……我们该替他取个什么名字呢?」他看看房子的四周,目光落在小窗子上,通过小窗子他可以看到月亮升起来了。
「多美的月亮!」他想着。「多么吉祥的征兆!那确实是一个好名字。我要叫他『赛月』……」当他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只老鼠找到了路,爬上那袋谷物,把绳子咬断,就在他说「赛月」这两个字的时候,袋子从天花板掉下来,当场砸死了他。当然,「赛月」从来没有出生过。
我们有多少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个穷人,被我所谓的「动的惰性」搞得团团转呢?惰性自然有不同的种类:东方的惰性和西方的惰性。东方的惰性在印度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了,包括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无所事事,逃避任何工作或有用的活动,茶喝个没完没了,听印度电影歌曲,收音机开得震天价响,和朋友瞎扯。西方的惰性则大异其趣,一辈子都忙得身不由己,没有时间面对真正的问题。
如果我们观察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我们一生都在忙着无关紧要的「责任」。有一位上师把它们比喻为「梦中的家务事」。我们告诉自己,要花点时间在生命中的大事上,却从来也找不出时间,即使是早上刚起床,就有一大堆事要做:打开窗子、铺床、冲澡、刷牙、喂狗、喂猫、清扫昨晚留下来的垃圾、发现糖或咖啡没了,出去采购回来、做早餐……一大堆说不完的名堂。然后,有衣服要整理、挑选、烫平,然后再摺好,还要梳头发、化妆哩!一筹莫展,整天都是电话和小计划,责任竟然这么多,或者称为「不负责任」还比较妥当吧!
。。。
前一篇:分享...
后一篇:2007年的12月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