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大美女只有昭君曾为人母

(2007-01-19 00:51:34)
分类: 随声附和
四大美女只有昭君曾为人母   
       史书上记载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除了“落雁”的王昭君有一个33岁英年早逝的完整结局以外,其余的西施、貂蝉、杨玉环三人最后的去处,似乎至今还是个无法明确破译的谜。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被封为“宁胡阏氏”,即“王后”。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其时,她已为呼韩邪单于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又为复株累单于生了两个女儿,即长女须卜居次,次女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出塞之后50年内,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边塞烽烟熄灭,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昭君与她的子女后代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对她的历史评价比较肯定。
 
        其他的三位美女,不管历史的评价是否公正,似乎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争议。接下来再说一说和王昭君时代较近的貂蝉。
        这位美人虽然是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但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对她的描述全部出于文学作品,其中《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和刻画尤为形象,而且民间也传说成“人中杰”、“女中英”,当然也有被传成“红颜祸水”反面人物的。
        据有关人士考证,貂蝉姓任字红昌,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为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时,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使貂蝉施“连环计”,暗许吕布,明送董卓。貂蝉巧于周旋,挑拨离间,终于促使吕布杀了义父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将她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但白门楼事发后,貂蝉的命运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一说是曹操得知关羽把貂蝉藏在静慈庵,就暗中派人缉拿,貂蝉为绝曹的野心,遂扑剑自杀;一说貂蝉出家为尼,其间写了佚名的《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寿终庵中;一说曹操采纳荀攸之计,为离间桃园三兄弟,而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为绝曹念,关羽杀了貂蝉;还有一说是,关羽把貂蝉送回了老家,貂蝉一直未嫁,所以老家至今还有貂蝉墓和纪念堂……
        而在陈凯歌执导的40集电视连续剧《吕布与貂蝉》中,貂蝉竟巧言善辩会武功,活脱脱成了一世间高人。剧中虽然虚拟了她与吕布之间的真正爱情,但仍免不了红颜祸水的感觉,听说该剧之后又被勒令修改,不知又会是怎样一种境象。
        不过传说越多,证明她的结局越是不能确定。叹其空有“闭月”之貌,却被一乱世弄得面目全非。
 
        当然,同在乱世,也担负同样使命的西施,历史和世人对她的评价就要宽容许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施,也受命于危难之中。越王勾践吃了败仗,称臣于吴,卧薪尝胆,终日寻思复国之举。范蠡设计,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终使一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指,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戏水,还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众叛亲离,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使得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西施一柔弱女子,在国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其爱国行为一直被后人称道。她最后的结局也有许多传说。有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的;也有传她因无颜再见情郎,投江自尽终成“沉鱼”的,都充满遗憾和隐情。
 
        最后这一位美人杨玉环,近年有很多人为她的纯真爱情翻案,甚至在当时,白居易就对她的爱情寄予无限同情,在以矛盾的心情批判了“汉皇重色思倾国”的现象以后,还写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抹消她在大唐王朝走向衰落的进程中那“功不可没”的一笔,那是她怎么也卸不掉的包袱。
        杨玉环曾被誉为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她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其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公元735年前后,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三年后,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后在高力士的“掺合”下,杨玉环离开生活了五年的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已经56岁。玄宗令她先出家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随后,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接杨玉环回宫,封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唐玄宗得到杨玉环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可以集一个庞大帝国的资源来讨好杨玉环,为了让她吃到荔枝,“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玉环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时年38岁。其时真死假死,又是说法不一。就像对她的评价一样,也是褒贬不一。
        有一种说法是杨玉环自入宫以后,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梅妃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总难割舍。还有说自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她已死的父亲还有叔父和兄弟姐妹们都得到册封。可谓一人得志,万人升天,即:“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这些得到好处的人常常为虎作伥,为非作歹,最后都受到杨玉环的保护。还有安禄山得势也与杨玉环有关。为了笼络这个比自己大20来岁的人,杨玉环把他认做干儿子,在宫中数度赐宴。
        公元756年,安禄山策动“安史之乱”,统领叛军大举攻入长安,得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70多岁的老皇帝,最终没能保住自己心爱女人的性命。可怜杨玉环纵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仍难逃霓裳羽衣舞至婉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凉结局,一代绝世美女香消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从此,繁盛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败。  
        在正史中,杨玉环就此香消玉殒,但她不曾死的传说,在当时就有了。有传她被日本商人趁返国之机弄到了日本。至今日本还有许多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器物、庙宇、坟墓及有关她的书。有说杨贵妃东渡,侍女从人,大多死去,杨贵妃到达日本后不久亦死。还有说杨贵妃受到日本礼遇,且有一些故事留下。亦有说杨贵妃到了日本之后,还有信息托遣唐使带给玄宗……但每一样结局里,她都不能再有她的爱情。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应该是对这四个美丽的女人最深切的感叹。纵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不是作了帝王将相“美人计”里的牺牲品,就是政治斗争中的替罪羊。女人的美丽一旦与政治和权利产生关联,美丽也许会更加突出,结局也会因此更加悲凉。我翻遍许多蛛丝马迹,只看到王昭君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有丈夫(两个),有子女,有后代,还有完好至今的“青冢”,而且历史和传说都给了她最高的评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到吕布白门楼殒命,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了结了貂蝉的宿命,这一女,是否为貂蝉女儿也未为可知。其实她和西施、杨玉环一样,留给人们的,都是一个不很完整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