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于一些过程 |
似是一夜都在期盼,睁眼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不做饭了,带我去德克士吧!”
年底的周末最像周末,到处人山人海。路边的人行道上停满了摩托车和自行车,小汽车和行人都在路中间蜗牛一般前行着。商家选在这样的一个日子开业,真是很有商业头脑了。中国人喜欢的都是这样去赶热闹,人越多越挤,越是要挤进去看看。从我儿子这般般大开始,总赶着往人气旺的地方挤。
先带他去吃东西。本来在控制他的饮食,但因为赶在人家开业,只得让他选了一份有油炸食物的快餐。感觉并不好,他却吃得心满意足。在他看来,凡是花钱在外面买的就是好的,即便是一样的纯净水,只要花了钱,也比家里甜。
然后坐了电梯上顶楼,从最上面往下逛。多是看看,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倒是看人家各类商品竞向打着价格大战,许多人围着哄抢商品的场面很是壮观。维达。心相印。感觉里价格和品质都差不多,分别拿了一种中档次的纸巾死命地做特价,据说比商家的批发价还便宜。这类消耗品总是要买的,便见许多人都喜滋滋地买了便宜去。其实人家的经典品牌,向来很少做活动。
我们选的第一样商品是拖把。那个促销员杂技一样的表演吸引了儿子的眼球:“妈妈,你的拖把不是坏了吗?这个真好玩!”
活动伸缩旋转拉杆,超细纤维毛巾,在人家手里左右翻转,地面,墙角,窗户,无所不“洁”。特别是那牌子,竟是儿子同学的名字“明朗”,而且除另送一条价值20元的备用毛巾外,还做特价——比原价再低二十多元。
儿子爱不释手地拿着,还信誓旦旦地说若买了他同学牌的拖把,从此家里的地他全包了,也就依了他。
这样从三楼逛下来,收获多多。一楼全是副食鲜果菜蔬,用儿子日记里的话说来全是卖吃的。人最多。哄抢做特价的米油和鱼肉。传说公务员工资要高调,米面油一夜之间暴涨。所以这会子都排着长长的队等着去买下调了三五元的大豆油,还有一元以内的特价米。遇上限购的,还有人把一家老小都拉了去排队,也不知他家里房子究竟有多大,搬了那么多桶油回去往哪儿搁。反正咱们不是会做家的人,也懒得去凑那个热闹了。
交钱的队伍排到了超市正当中。每个队都是一样长,我们随便选一个位置站了,跟着人群缓慢地向前移动。旁边老有插队的。大模大样往队边一站,一不留神就挤了进来,脸不红心不跳的,很是自然。所以队伍前进的速度异常迟缓。我后边是个老太太,看人家都提了特价的大豆油也动了心,看着排得长长的队对我说:“我去那边看看油,你帮我看一下篮子。”
我提了她的东西跟着我一起往前移,等她回来时我的后面又挤进两个人来。其实她们原本是想挤在我前面的,我毫不留情地向旁边的管理员举报了,没想她们依然不死心,硬是挤在了我身后。所以等那老太太空手回来时反倒成了插队的。她们俩个自是很不乐意,在我付款时硬把东西塞了进来。我让那老太太把东西递过来,让收银员接着刷。
挤在我后面的那位可就不依了:“插什么队啊,我都排半天了!”
真没想她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我告之那老太太本来就跟我排在一起,我根本就不认识她,只为对她们这样的插队行为太气愤。
管理员过来协调。最后当然是我胜利了,老太太跟在我后面付款。但心里依然窝火,想着那俩人对我的恼怒,该生气的人应该不是她们啊,弄得我反倒成了让人生气的人。
于是告诫儿子:再也不要去赶这样的热闹。
前一篇:父母在你的婚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后一篇:儿子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