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以前我们家对面住了一户为官的人家,算起来应是小区里级别最高的官了。尽管他们一家在为人方面很是随和,左邻右舍不分贵贱贫富都处得极为融洽,但在儿女的婚事方面却不许有半点马虎,严格讲究门当户对和现实条件。不过大儿子有些叛逆,硬是从镇上找了一个媳妇,直到孙子出生以前他们家就没让大媳妇进过家门,孩子长到十岁对她还是不冷不热的。接下来两个女儿都按家里的意思,嫁了有些背景工作体面的子弟。
只是好景不长,大女婿因为故意伤害罪进了监狱——他伤害的对象竟是新婚不久的妻子;小女婿所在的那个家族公司因为家里一个重要人物的突然死亡而土崩瓦解,顷刻瘫塌,同在那个公司的夫妻俩双双失业,两两相对战斗不息。那时他们的父亲已经退居二线,对女儿们的家事也爱莫能助。姐姐们失败的婚姻直接影象了他们家最小的儿子,大学毕业老久一直不敢论及婚娶,如今三十好几了,还做着自在的“王老五”。别人都不解,其实也许在他看来,再般配的婚姻也不过如此,所以失去了信心。
人都把婚姻看成终身大事,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总是小心权宜,比较了又比较,挑选了再挑选,最后终要综合各方面条件选择一个相对满意的,一同走进围城。不管选择的标准是门当户对条件对等也好,还是趣味相近情同意合也好,都希望着今后的一切尽量完满。但世事难料,到最后,总会有许多人发现当初的选择或多或少存在着失误,总有人心存着如果当初怎么样,如今又是什么样的遗憾。其实不管当初是什么样的选择,总有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因为人的目光永远不可能更比日子长。
如果目光能比日子长,我对门那家人也不会只看到眼前的门当户对的条件让女儿们走入不幸。在当时看来,衣食无愁工作舒适也许就是幸福生活的标准了,他们并没有想到长久的以后,当那些纯物质的东西都走远以后,幸福还需要用什么来维系。在中国,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这样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这样凑合着的婚姻也不在少数。
所以如果目光能比日子长,很多人的生活就会多一些幸福,少一些遗憾。但是再长远的目光,也有不能到达的地方,所以人生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遗憾。面对这些已经生成的遗憾,尽量保持一份平常心态。只是在这些遗憾形成以前,也要尽量把自己的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被一些现实的光环迷惑了自己的眼睛。
(二)
下属单位一个工人,上路时出了意外,一辆大型货车撞翻了他驾驶的油罐车,滚烫的沥青几乎是从他背后倾泼,然后把他埋住。他被救出来时已没有知觉,全身烫伤面达90%,昏迷了三日三夜才活过命来,一星期后才脱离危险,又治了一个多月,才算捡回一条命,全身到处都是伤疤,每天必须涂抹一种特制的膏药,不然奇痒难当,因为受伤的地方毛孔都已坏死,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不过总算还能活着。而且肇事车辆的单位还有不菲的赔偿,单位按政策给他办了退职手续,待遇还不错。别人都说他因祸得福。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特别是在夏天,他简直无法生存。那种特制药品价格奇高,人家赔偿的那点费用很快就被用光,再去找人家时,人家拿出他当初签的那份协议书,他顿时泄了气。当初眼见人家赔偿了5万块钱,喜笑颜开地签了字,连那协议条款也没有仔细揣摩。也难怪,他当时的月工资还不足千元,5万元对他们家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反正命还在,也出院了,单位还给办了提前退休,退休金比上班时也没少了多少,这些钱拿着也真是划算。于是想也没想就冲那5万就签了字,所以人家对他的后期治疗就可以概不负责了。即便是他再次找去,人家可是拿有他当初亲笔签字的协议书。
其实当初签那协议时就有人提醒过他,但他生怕一犹豫别人反悔那5万块钱就没有了,所以急急地签了。其实再不济人的一条命也不会只值了那5万块钱哪。而且作为一个受了重创的人活着,谁知道还会遇到什么事呢?所以在作那样一个决定的时候,一定得想得更多更远一些,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那点有限的金钱利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目光能够长远一点,我们就能把许多计划和选择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如果目光能够长远一点,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从容淡定,对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会无怨无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