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让我艺术生根发芽的地方!

标签:
五一剧团同学们未央杨升娟艺术文化陕西秦腔 |
分类: 杨升娟……日记 |
杨升娟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与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联合承办的“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专业组颁奖晚会于 2010年2月9日晚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演播大厅举行,专业组比赛结果一一揭晓。这次大赛自2009年12月30日开赛以来,吸引了省、地市、县级剧团的演员,还有民营专业剧团选手共四百多人参赛。我通过每一轮的比赛,冲到了最后的总决赛,荣获了这次大赛的最高奖项,获得了十佳演员政府奖的荣誉称号。联想到我去年以秦腔《周仁回府》、通俗歌曲《黄土高坡》、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庙老鼓》、通俗歌曲《江山无限》等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星光大道》活动的日日夜夜,面对近年来不断取得的各种荣誉、面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戏迷朋友和观众对我的厚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按说我是个性情开朗、心中不藏事的女孩,但在这样的时刻,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的10岁那年,想起了我在未央的那段让我终生都刻骨铭心的时光,想到了让我艺术生涯生根发芽的地方。
说起未央,有我说不完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我人生最痛苦也是最值得庆幸的事情,更是我永远值得珍惜并决定我生命历程中要踏上什么路途的事情。一个十岁的孩子,本应该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我却一个人背井离乡,从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来到未央区汉城乡(今汉城街道)五一剧团艺术培训中心学习秦腔艺术!这个培训中心就设在未央区汉城乡文化站内。在这里,我一呆就是5年。学艺生涯是艰苦的,有时还是酸辛的,但也是值得回味的。在这片土地上,我流过无数的汗水、泪水,现在想起我10多岁的那个年代,我还会常常忍不住傻笑。笑我冬天把两只小手、小脚丫子冻得像面包,夏天让蚊子咬成一片一片的红色花斑。当时的样子,简直就是个假小子,整天上房爬墙,休息日跟着大师哥们去河边溜达,去池塘捞鱼。每次从家乡来西安都要凌晨4点起床,步行五里路才能坐上最早的一趟客车,2块五毛钱的车票,近五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才能到张家堡,然后从张家堡步行到汉城文化站。
在戏曲界,相当一段时间大家都不叫我名字,而叫我“北郊红”。呵呵,这个名字的来源都是因为我1996年在未央区五龙汤代表汉城乡参加了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的群众演员电视大奖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从此,我一下子在未央有了较大的影响,在北郊“红”了,未央的好多人都认识了我。从张家堡打车回家,竟有人把我拉住,说,这就是那个“小周仁”,给我水,饮料,让我拿上路上喝。还有一位老伯,带了好多瓜果蔬菜,直接送到学校,问杨升娟在不在?同学们就喊了,升娟,赶紧过来,又有戏迷来看你啦。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都不敢出房子。结果那位大伯说,杨升娟,你不用害怕,我就是喜欢听你唱戏,你在五龙汤给咱们汉城把人赢咧,这些都是老伯自己家里种的,特意给你送来的。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热乎乎的!五龙汤演出以后,周边的大小活动,都有人来请我。以至于在一个大热天,我病了,在人家的盛情和诚意下,我还是坚持着去演唱。红旗厂,田家湾,方新村,百花村,三九村,盐张村,郭家村,大明宫,六村堡,那一片,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没有我未去过的村子。未央区的人代会、政协会,各种团拜会,肯定有我。在这片土地上,我如鱼得水,尽情畅游。未央区党政领导和广大父老乡亲对我的关爱和鼓励成了我前进的动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我进一步学好秦腔艺术的信心,使我的艺术之芽得以茁壮成长。因此,若干年后,好多朋友都以为我是北郊人。我今天能有这么多的舞台经验、取得诸多的艺术成就,都是在未央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磨练出来的。
在未央这片土地上,我得到秦腔表演艺术家、五一剧团团长李爱琴老师的悉心栽培,她不仅手把手教我她的代表剧目《周仁回府》,同时还从生活上多方关怀,多次免收我的学费、生活费。后来我决心拜李老师为师,李老师欣然接受。应当说,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李爱琴老师既是五一剧团的团长,又是剧团的主演,她只能抽暇来艺术培训中心指导我们学艺。我们日常的练功、排戏主要靠中心的各位老师。他们既教艺,又教我们如何做人,关心爱护我们胜过自己的儿女,尤其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这段难忘的故事,说起来很好笑,也好怕。那是一个礼拜天,我和同学张瑜,高春梅,崔西楠,李媛五个一起去杨善村养鱼的池塘边看鱼。她们都要走大路,我说小路近,从这鱼池中间插过去一下子就到了,不用饶一大圈。她们不依我,坚持要绕着走,当时我还有点小生气。心想,算了,你们不走我自己走这边,看谁先到。也不知道想什么,头低着一直往前走。突然、扑出来一只狗,向我狂咬,我大喊一声“妈呀”一个倒后翻滚到旁边那个鱼池里。同学们连忙跑过来,我当时只是害怕,连疼都不知道了。最害怕的是学校新发的绿色校服,全弄成泥色咧,回去向老师怎么交待?我们来这里玩并没有请假,是私自出来的,很害怕老师回去批评。我还告诉同学们,回去就说我绊了一跤,千万别说我们来鱼塘。谁知走了一步腿疼得走不动,我抹起裤子一看,才发现左腿膝盖一下全是血,连袜子都染成红色了,居然被这只恶狗咬了两口,肉都翻起来了。这下我才怕了。这场面也吓得同学们嚎啕大哭,我也哭了。狗主人听见急忙从远处跑过来“咋咧咋咧”,同学们纷纷上前解说,你狗把娃咬了。狗主人准备剪狗毛往我伤口上帖。与此同时,同学魏波海和刘凯骑自行车去街道买鞋,老远看见一堆绿色校服,还听见了哭声,以为谁欺负我们几个小女生了,连忙跑过来。一看我的伤口这么严重,波海从小在城里长大,还是比我们有经验,不等剪什么狗毛,催促赶快送我去医院。于是,4个同学陪我去医院,两个回去叫人。王引老师和胡平安老师快速赶来,看着进手术室的我和血肉模糊的伤口,伤心地流泪了。我当时好害怕,生怕老师骂我,没有想到老师非但没有骂我,却是拉住我的手哭了。回校后,王引老师在全校师生面前还做了检讨,说是她没有把孩子看好,才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师姐们来都告诉我王老师在大会上哭着向大家道歉,说,就不听话,看你以后还敢乱跑不,给王老师惹来多大麻烦。手术中缝了十三针,打了6针狂犬疫苗,住了10天院。大师姐们每天轮换来给我做伴,送饭,洗衣服。我们那会正在排练节目,文化主管部门要给我们送三大件,钢琴,电视机、录像机。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也要来,我们要给领导做汇报演出,可是我却住进了医院,我正为这事埋怨自己。后来,何红星老师来看我了,安慰我,要我好好休息,赶快把伤养好,并说,这是我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并特别说,伤养好后,就要为我编排《周仁哭墓》,汇报演出放到春节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我们的学业结束,从艺术中心走进剧团,离开汉城文化站的前一晚,我和同学们咋也难以入睡。这里有我们练功时留下的汗水,也有我们学习取得成绩时留下喜悦的泪水,这里有老师严峻的面孔,也有老师和父老乡亲关心关怀的笑容。整整一夜我都浸泡在留恋、难舍的思绪之中。
离开未央已经多年了,但梦中还常常回到汉城文化站的院子,回到未央那篇让我生根发芽的土地。未央,我永远难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