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访问余姚时,主人殷勤邀至余姚文保所看王阳明手书真迹二幅,一为行草家书,一为颇有名气的真书《客座私祝》,令我心情十分激动。
据保定市博物馆柴汝新、孙月文章,明嘉靖六年(1527
年,两年后王去世),王阳明奉命兼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并两广及江西湖广四省军务,征剿思田叛乱。临行前,他将绍兴阳明书院的一切事务交给门人钱洪德和王畿暂理,并特意书写了《客座私祝》帖,告诫书院诸生要注意德业向善,刻苦攻书。“客座”,指招待客人的房间;“私祝”,即“私嘱”。所谓《客座私祝》,就是悬挂于客堂的一幅字,是告诫弟子及昭示来访客人的“告示”。其辞曰:
“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毋陷于非僻。不愿狂躁惰慢之徒来此博弈饮酒,长傲饰非,导以骄奢淫荡之事,诱以贪财黩货之谋,冥顽无耻,扇惑鼓动,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呜呼,由前之说,是谓良士;由后之说,是谓凶人。我子弟苟远良士而近凶人,是谓逆子,戒之!戒之!嘉靖丁亥八月将有两广之行,书此以戒我子弟,并以告夫士友之辱临于斯者,请一览教之。王守仁书。”
另据余姚当地同志的文章,此贴各地均有仿本、临本多种,像贵州修文保存的木刻,保定莲池书院的刻石,以及张飞庙内的木屏等,书写都不类阳明笔迹,而文字又谬误多处。
我在网上比对保定莲花池的石刻,确实与原帖字体有差距,至于文字有无讹误,不及细辩。
余姚文管所所藏此贴还有我所敬重的黄道周的题跋。
徐渭曾经说过:“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以我愚陋的欣赏水平,也觉得王阳明的书法确实不错。
先贤遗泽,令人久久留恋不能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