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子》的政治思想

(2007-06-27 21:08:30)
分类: 读书

  1、《管子》一书系篡集而成的,思想虽然较为杂驳,但已为商韩学术之先驱。

 

  2、儒法之区别在于对待君民的态度不同,儒家贵民,而法家尊君。《管子》强调尊君,提出“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下。”在君民关系上,强调的是君用民,“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故爱之也。”强调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所谓“民者服于威,杀然后从,见利然后用,被治然后正,得所安然后正者也。”同时,从统治技巧和需要的角度出发,又提出要“顺民”,也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懂得顺应民情民意来维护君主的统治。

 

  3、以法治国。立法要“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施法要必信、有常、无私,所谓“用人如用草木”。

 

  4、经俗。所谓经俗就是要养成实施法治的心理基础。关于此点,《管子》提出礼仪廉耻的“四维”。究其内容,看似与儒家相似,实际上出发点大为不同。儒家的精神在以个人道德发展作为政治之最高理想。而《管子》的出发点是“昔者圣人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更有“不牧之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的严苛主张。至于商韩,则更加激进,主任法而弃一切仁德礼义之教化。

 

  5、经产。在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史上,《管子》有重要的地位。“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正是《管子》的名言,为民治产,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儒家也是这样主张的。但相较而言,《管子》同时还十分强调如何为国家保障财用,并提出了“官山海”、专卖等策略。

 

  6、经臣。就是察能授官,选人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博客一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