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诗有感
(2019-12-11 18:20:38)| 分类: 闲情偶寄 | 
世人多尊崇陶渊明其人其诗,其人其诗,皆真切有味,人们多能会意其中,却学而不能及。大概其人其诗不能离,诗即人,人即诗。其人其诗皆出于自然,故其人真诚,其诗动人。钟嵘虽不应将陶诗归于中品,但评论陶诗极为中肯:“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另杨时《龟山先生语录》也道得好:“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出于自然。”
观其文想其德,读陶诗,最突出的感觉是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建立在“天地赋命,生必有死”“人理固有终”的基础上,且人“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他对生命的认识是极其理性的,并没有受当时佛教轮回、道教神仙的影响。尤其是对神仙,他反复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这理性的态度下,生命虽短暂如幻化,却又是性情舒展的载体。感叹人生短暂,正是重生、贵生的表现。基于人生之短暂,其人生观必然以及时行乐为主。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他还看重名:“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但不久则以为“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陶渊明不求名,更不求利。人生之所乐者在称心、任性和生活劳动本身的快乐。“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素襟不可易” “违己讵非迷”。我觉得陶渊明不可及者在“即事多所欣”,这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他正能从清贫的生活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产生热爱。“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至于他所乐之读书、弹琴、喝酒,是他寄托情怀的,更不可少。“委怀在琴书”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我最爱他的《读山海经》第一首:“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加载中…